来自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偏股型基金本周有较为明显的减仓。截至8月11日,偏股型基金平均仓位相比前周明显降低。可比主动股票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81.06%,相比前周下降1.90%;偏股混合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74.43%,相比前周降低2.22%;配置混合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69.28%,相比前周小幅下降0.47%。本周非股票投资方向的其他类型基金的股票仓位则整体变化不大。其中,保本基金加权平均仓位17.23%,相比前周下降0.83%;债券型基金加权平均股票仓位10.35%,较前周上升1.06%;偏债混合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28.74%,相比前周小幅上升0.62%。
从具体基金来看,本周主动减持基金占据多数,扣除被动仓位变化后,201只基金主动减仓幅度超过2%,其中52只基金主动减仓超过5%。
德圣基金首席分析师江赛春认为,海外市场是近期影响A股暴跌暴涨的重要因素,在这一市场形势下,各大基金对后市保持谨慎,多数基金在利空的冲击下选择顺势减仓;但策略分歧依旧存在,部分基金认为目前市场阶段是建仓良机,因而选择逆势加仓。
具体从本周操作来看,在五大基金公司中,博时、南方、易方达旗下基金呈现较为一致的减仓行为;而华夏、嘉实旗下基金调整方向不一。在中小型基金公司中,景顺、东方、华宝、华富、信诚等基金公司旗下基金整体出现较大幅度的减仓;而在市场的下跌中采取逆势加仓的基金公司主要有华商、工银、金鹰、大摩等。
股市的波动为ETF联接基金的发展提供了空间,目前我国已成立和在发的ETF产品已突破30只。对此,建信深证基本面60ETF及其联接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梁洪昀表示,目前国内ETF产品无论在数量、份额及资产规模的占比上与国外发达市场相比均存在较大差距,未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增长、资本市场快速扩容、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投资者投资理念的日益成熟以及多层次指数体系建设的逐步深入,我国ETF产品还将迎来更加良好的环境和广阔的空间。
回顾我国ETF市场发展,2004年底国内第一只ETF产品问世,此后由于多种原因ETF曾停滞发行长达两年之久,但随着政策的鼓励以及投资者青睐度的日益提高,最近两年国内ETF迎来了高速成长期。ETF及其联接基金因其交易便利且跟踪指数能够获得市场平均收益等多重优势备受投资者青睐,成为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被动投资产品之一。
本周五证监会发布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结算资金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在结束征求意见后,该规定将于10月1日起与《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一起实施。届时,证监会将正式受理基金第三方销售的注册申请。
暂行规定引入基金销售监管机构,完善了基金销售和支付体系,起到保护基金投资者利益的作用,同时为基金第三方销售扫清障碍。长城证券基金分析师阎红认为,监督机构的介入会给基金销售机构带来一定的成本,但该成本是否能够转移到投资者存在变数。因为目前基金一级市场的申购、赎回费率与二级市场的交易佣金仍有较大差价,虽然监管机构的介入会直接增加销售成本,但随着第三方销售的逐步放开,基金销售业务竞争将更加激烈,基金销售价格战难免,销售机构难以转嫁。未来,随着基金第三方销售逐步开放,提供有效增值服务的销售机构将更受投资者欢迎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