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对冲基金止损放大亚洲市场跌势

行人士和基金经理说,亚洲对冲基金最近在抛售股票,以遵守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后更加严格的风险管理政策,这放大了亚洲股市的下跌。

过去一周,亚洲市场出现2008年以来幅度最大的几次重挫。周四亚洲市场主要呈现为休整,尽管周三亚洲市场闭市后华尔街和欧洲都出现重大跌幅,但亚洲多数市场只是温和下跌。

每逢市场剧烈下跌,全世界的政治家都指责对冲基金放大了波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台湾和韩国不同程度地禁止卖空操作。卖空即借入股票卖掉,押注晚些时候能以更便宜的价格买进从而获利。本周一,韩国在基准指数盘中下跌接近10%之后说,它将重新启用一项卖空禁令。希腊也已推出一项禁令。

本周股市下滑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对冲基金被迫卖出它们本想继续持有的股票,根据内部风险准则止损。

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驻香港负责泛亚洲地区股权衍生品和可转换证券销售的安德森(Paul J. Andersson)说,风险经理已经接管组合投资经理的职能;卖什么,什么时候卖,决定因素是价格,跟基本面没有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风险准则是原因之一。在过去,投资者不太敢把钱放进亚洲对冲基金。很多这类基金买进并持有亚洲股票,建立“多头”,期待经济增长会推动股价走高,并且没有为自己的观点建立适当的对冲。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这些基金有很大一部分被淘汰掉了。

自那以来,投资者要求对冲基金拿他们的钱少冒些风险。减少冒险的部分办法是更加自律地在市场低迷期加快止损。它们整体上还降低了杠杆率。通过建立杠杆,对冲基金可以用借来的钱放大头寸。

投资顾问公司Rogers Investment Advisors有资金投资于对冲基金,该公司首席执行长罗杰斯(Ed Rogers)说,对冲基金受市场打击的次数太多,所以变得更加谨慎了。

罗杰斯说,他所投资的一只日本对冲基金的一位经理本周给他打来电话。在这位日本基金经理持有的19个多头头寸中,11个跌了9%以上,跌破了他自己设定的风险管理原则的限度。

这位基金经理希望等待所持的股票反弹,但罗杰斯建议他坚持自己的原则,并建议他减持50%。罗杰斯拒绝透露这只基金的名字,不过说这位基金经理采纳了他的建议。

他说,要是在两三年前,基金经理不会打电话来的,大部分经理只会指望赶上牛市的大潮。

香港对冲基金Richland Capital Management Ltd.董事总经理Alex Au说,尽管现在亚洲对冲基金更多的卖空,以减少多头头寸的风险,大部分亚洲基金仍存在一种由来已久的偏见,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多卖少买,以便脱身出来。在最近的市场动荡期间,Richland解除了所持的大部分多头和空头头寸,现在则持有更多的现金。

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金融学教授麦肯兹(Michael McKenzie)说,尽管对冲基金有时对市场动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通过禁止卖空而将其关在市场之外会带来新的风险,因为这样做会消除流动性,进而加剧动荡。

当然,并非所有的基金都在市场下挫之际抛售股票。对冲基金管理公司Janchor Partners Ltd.首席投资长、英国对冲基金The Children's Investment Fund前亚洲主管何志安(John Ho)说,他增持了自己认为价格严重偏低的股票。他的持股中约有四分之一是空头头寸,剩余的则是在博彩和奢侈品等类股中的多头头寸。他说,今年截至目前,他的基金扣除费用后涨了8%,不过本月小幅下跌。

何志安说,像现在这样的时候,大部分基金经理会变得紧张不安,所以他们会降低风险,以便保本而不是创造回报。他说他的基金与此不同。

Janchor主要投资股票。该基金成立于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约管理着10亿美元。何志安说,在预计市场会出现动荡后,他说服投资者同意禁售三年,而没有遭遇这一行更加常见的季度赎回,他说季度赎回会使他错失良机。

他说,我们并不是所有人的那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