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部分市场人士关心的“地方政府是否会减持股票来偿还债务”的问题,我们认为,地方政府可能通过减持所持股票获取资金。
原因主要有几种:大量融资平台贷款、城投债需偿还;财政收入依赖土地出让金,而下半年土地出让金收入可能难以满足需要;基建旺盛、大量保障房需要建设,地方财政支出巨大。
13省市最可能减持股票
按照负债情况、土地出让金占比、投资增速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如果地方政府减持股票,可能发生在以下省市:江苏、浙江、安徽、重庆、山东、天津、湖南、河南、江西、陕西、云南、四川、辽宁。当然,我们认为江苏、浙江等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省份可能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资金支持,而不一定通过减持股票的方式。
具体分析过程是这样的:地方政府可能通过减持所持股票获取资金,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大量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城投债需要偿还。我们难以从公开渠道得到各省份融资平台贷款的数据,但可通过城投债的情况推测融资平台贷款情况。我们最终得出的结果,即排名前列的省市区包括: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安徽、重庆、山东、天津、湖南、河南、江西、云南、四川。
第二,财政收入依赖土地出让金,而下半年土地出让金收入可能难以满足需要。观察各省土地出让金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可以判断地方对于土地出让金收入的依赖程度。那么,这个问题的结果是这样的,相关省市区分别是:浙江、四川、安徽、天津、江苏、福建、重庆、湖北、辽宁、山东、江西。
第三,我们认为固定资产投资额比较大且增速较快的省份更需要财政资金的支持,因而较可能发生地方政府减持股票的事件。这个结果的相关省市区排名为:江苏、山东、四川、广东、浙江、安徽、河南、河北、湖北、福建、湖南。
非地方控股公司最“危险”
在梳理出哪些省份最可能减持股票后,我们将梳理哪些公司最有可能被减持。
首先,我们根据流通市值、省份和股东情况对地方政府持股企业进行了初步筛选:1、前十大流通市值加总大于10亿元;2、符合我们选择的省份;3、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含有地方政府,或者地方国资委,或者地方政府或国资委控股的企业。
对于初步筛选后的股票名单,我们再将其分成两类,并进一步筛选成两个股票集合:集合一:地方政府持有上市公司非控股流通股份的股票集合。集合二:地方政府持有上市公司控股或相对控股股份的股票集合。
我们认为,由于不具有控股地位,非控股股份相比控股股份可能更容易被地方政府减持。具体这些公司包括:海正药业、锦州港、九龙电力、乐山电力、西昌电力、江淮汽车、华锐铸钢、江特电机、紫光古汉、ST金杯、浙江医药、天马股份、东港股份、红宝丽、ST春兰、安纳达、南京中商、西南证券、宁波联合、岷江水电、鲁商置业、日照港、驰宏锌锗、卧龙电气、诚志股份、新华医疗、新乡化纤、红太阳、英特集团、津劝业、江山化工、友利控股、天科股份、海螺型材、宁波海运。
《东方早报》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