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超跌反弹无合力 A股回稳仍需时日

  页面调整压力继续释放

  周末动车追尾事件令市场对基建投资效率产生疑问,突发事件引发了相关板块的大幅下挫。不过,由于高铁板块市值占比不足2%,动车追尾事件并非股指急挫下行的主要因素。

  上周股指重心已出现明显下移,主要原因是对政策放松预期的降温。此 前,政策基调从稳物价是下半年首要任务,到把握好宏观调控方向力度节奏,都意味着短期内货币紧缩力度难以显著减轻。经济增速减缓与通胀居高不下的双重压力下,流动性紧张是短期市场走弱的重要原因。

  此外,欧债、美债危机也引发了市场的进一步下挫。短期欧美债务危机担忧的升温,对A股的调整形成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都拉长了A股市场的震荡寻底时间周期。

  超跌反弹无主线可循

  从昨天市场止跌反抽的情况来看,热点仍显散乱,呈现出无明显合力的抵抗性特征。

  数据显示,昨日航空指数涨幅达6.98%,但当日航空板块资金流入不过3.44亿元。其中,以涨停报收的东方航空资金流入1.90亿元;中国国航、南方航空资金流入额依次为0.16亿元和1.03亿元。资金对航空板块炒作力度有限,航空板块能否保持持续反弹的势头,仍有待观察。

  近5个交易日以来,两市仅有航空、环保、饮料和酒类4个板块以红盘报收,涨幅依次为3.36%、1.91%、1.77%和0.90%。相反,前期多数热点板块均处于明显的放量调整。近5个交易日以来跌幅超过5%的板块中,机械、房地产、建筑板块资金净流出额依次高达21.61亿元、31.27亿元和19.17亿元。

  此外,中小市值品种和前期题材股的回落,也是市场调整的一大动力。加之主流权重板块因受政策压制表现疲软,成为前期反弹的重要拖累。从以往市场走势来看,长阴过后大盘的修复一般需要较长的周期,昨日市场表现并不具备企稳的特征。

  2700点仍待考验

  本周后3个交易日,政策及基本面出现回暖的可能性较低。以昨日大盘仅靠少数活跃品种的尾盘拉升来看,目前场内资金仍热衷于题材性品种的炒作,这对化解急跌过后的市场恐慌情绪作用有限。结合市场走势观察,短期下挫形态并未完全扭转。昨日超跌反抽过程,两市量能萎缩迹象十分明显,股指重心下移趋势未能获得做多资金的全力抵抗。为此,预计上证指数收复2700点的有效性仍待考验。 (西部证券)

  短期走势存分歧 半年报行情有盼头

  继周一股指大幅跳水后,周二A股市场震荡收高,后市是企稳回升,还是再度下探?本期《投资有理》栏目特邀西南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刚和国金证券财富管理中心总监潘立彬共同研判后市。

  张刚(西南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周二,中国石油尾盘拉升并不是国家队入场来救市,而是中国石油自身投资价值发生作用。因为周二中国石油港股的收盘价是11.3港元,A股股价为10元出头,两者比较接近。

  此外,中国石油收益稳定,基本上每半年现金分配一次,合计派现金额超过0.3元/股,按现有股价计算的股息率可达3%,接近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

  目前,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对权重股的拉升持谨慎态度。但这里我们强调的是,投资者需要谨慎对待的是权重股累计涨幅比较大之后的拉升,而现在是累计跌幅较大。

  我们认为,周一大盘的阴线将很容易收复,因为造成大跌的几大因素的影响力正在消退。不过,就股指的反弹空间来看,也会比较有限,乐观估计在2850点左右。

  半年报方面,投资者除了要关注财务数据,更要关注行业集中度。在半年报保持增长的情况下,还要看三季报能不能延续增长。我们建议关注化肥板块和电子板块。

  潘立彬:(国金证券财富管理中心总监):周一的长阴短期难以收复,因为从2610点开始的反弹行情已经结束。也就是说大盘已经转入下跌,趋势将很难改变。尽管周一的大跌受很多意外利空消息的影响,但是,即使没有这些利空消息,市场可能也会下跌,只不过下跌幅度没这么大。

  我们认为,上证指数本轮下跌低点至少为2600点。从中短期说,对市场影响最大的还是趋势的力量,下跌趋势不会轻易改变,除非碰到特别大基本面的变化,或者政策面变化。

  接下来市场的热点将围绕半年报展开,因为半年报总体披露数量还不多,后面还有大批公司的业绩等待披露。从现有的半年报行情来看,具有高送转分配方案、以及成长性较好的公司,更容易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山东卫视《投资有理》栏目组整理)

  机构视点:关注新兴产业高成长股

  8月流动性有望改善

  东北证券研究所:动车追尾、公共设施安全隐患是上证指数逼近2680点一线的主要催化剂。基于微观主体趋势交易特征浓厚、而驱动市场上行的流动性改善及物价回落尚未出现,因此,市场疲软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尽管短期没有显著利好来逆转市场的弱势特征,但估值的支撑以及非金融类公司半年报业绩增速有望在15%以上,都意味着市场恐慌情绪释放后,股指继续回落的空间不大。上证指数短期合理运行区间为2650点至2750点。

  预计8月物价回落,以及8月相对较高的公开市场到期资金,有利于改善当前过度紧张的流动性状况,有利于市场再度回到2750点上方。短期操作上,考虑到流动性的改善需要时间,而短期流动性紧张极易造成市场恐慌,维持中等仓位,重仓者借反弹适当控制仓位。

  政策两难 观望加剧

  长城证券研究所:从经济增长维度看,增长乏力与通胀高企的格局在7月份将延续,进而导致政策陷入控通胀还是保增长的两难境地。7月份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平均价格从7月初的28元冲至月末的30元以上。7月最新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预测范围在6.2%至6.5%之间。由于环比仍在上升,CPI仍存在创新高的可能。尽管普遍预期通胀将回落,但是从时点看,政策是否继续收缩仍具有不确定性。从增长维度来看,7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仍然下跌,由于8月份属于生产淡季,PMI下滑的预期短期内无法减轻。

  从市场特征来看,最大的问题是无增量资金进入股市,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数处于回落趋势中。结合宏观政策的两难背景,我们估计市场将维持弱势调整的状态,市场观望情绪将更将浓重。操作方面,建议前期抄底操作的投资减持获利盘,保持较低仓位。

  关注新兴产业高成长股

  平安证券研究所:对于目前的A股市场,投资者处于非常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在通胀形势仍然严峻的情况下,投资者看不到多大的上升空间。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平稳且市场整体估值不高的情况下,似乎也看不到有多大的下跌空间。短期市场很可能再次进入观察期。在此种情况下,真正具有持续高成长潜力的个股才能经受起时间的考验脱颖而出。时间是好公司的朋友,这是资本市场的真谛。

  整体来看,短期市场多空力量将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而在整体环境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业绩超预期的个股或有利好事件刺激的个股仍会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半年报可能超预期的个股,聚焦高成长新兴产业。

  消费板块配置价值凸显

  宏源证券研究所:受温州动车追尾事件影响,A 股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一”。我们认为市场有点过度反应,因为7月份以来如期加息、房地产调控政策加码等事件已经昭示调控未放松,市场已有显著预期。尽管本周上证指数一度跌破2700点,但我们对股市的判断并不悲观,反而持更积极乐观的态度。

  投资策略上,建议逐步增加仓位,行业配置从预期回落的周期股转向成长更为稳健的消费股,适当增配高端消费品、医药、商贸零售、旅游餐饮酒店、部分电子元器件(主要是连接器、LED、触摸屏、高端消费电子制造)等板块。 (万鹏 整理)

  解禁股逆势上涨 游资低吸高抛套利忙

  减持与股价齐飞,游资与“小限”共赢。在弱市震荡格局中,这些因限售解禁股减持而逆势大涨的股票更显突兀。深谙游戏规则的游资大佬们在大宗交易上低价吸筹,二级市场高位抛售,不断上演“无风险套利”好戏。

  深圳证券交易所显示,26日长城集团发生3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400万股,成交金额为7304万元,其中200万股的接盘方来自于国泰君安上海江苏路营业部,成交金额为18.19元,较当日二级市场收盘价折价4.5%。

  而此次已是该营业部3度借道大宗交易平台接盘长城集团。就在4个交易日前的20日、21日,该营业部通过大宗交易平台上分别购入125万股、100万股,涉及资金分别为2125万元、1766万元。而从股东的持股结构来看,上述股份极有可能来自于公司6月27日上市的限售解禁股,尽管无法确定减持方,但事实上公司股价在20日当天大涨8.9%,翌日股价继续上涨3.86%,短短两日累计涨幅超过12.7%,而同期大盘下跌1.1%。期间,该营业部“如约”现身当日龙虎榜,并以2385万元位列第2大卖出席位。单从数据上看,该营业部在不足24小时内便录得260万元收益,日收益率高达12.2%。

  而康得新、九九久等多只股票亦留下相似的“痕迹”。比如,7月18日,康得新首发上市的1.32亿股解禁。流通当天,股价大涨7.37%,与此同时,该股在深交所大宗交易分10笔成交1925万股,涉及金额3.6亿元。19日,康得新继续大涨8.17%,同日该股大宗交易再度成交2052万股,成交金额近4.2亿元。此后,股价虽未能延续大涨,但股价依然保持4连阳的稳定走势,期间大盘重挫5%。

  上海国有大型券商资深市场人士表示,大宗交易的成交价格往往是以前一个交易日二级市场收盘价作为参考依据,波的那个区间范围不能超过正负10%,否则交易所也不会受理。之所以减持当天股价会有不错的表现,也是利于这些大宗交易接盘方尽快顺利出货。毕竟第2天卖出价格(开盘价)是以前一日收盘价为依据,除非以跌停价开盘,否则即使低开几个百分点,买家也是有利可图的。

  深圳一大型营业部总经理也表示,这样的操作模式有利于买方控制风险,专业从事大宗交易的资金看中的是资金的滚动与增值。尽管看起来一笔交易的平均收益率仅能做到2%左右,但长此以往,年化收益率非常可观。从事大宗交易的内部人士透露,年均收益率超过20%,且这部分收益较为稳定,风险较小。

  若真如上述先例所示,仍处于减持通道中的长城集团或将在未来延续靓丽表现。而股价的一路攀升也让一向沉稳的机构按捺不住,龙虎榜显示,1家机构于21日买入1560万元;25日,该股再次被3家机构联袂买入2443万元。

  对于机构为何高位接盘上述减持股份,市场人士表示:“对于质地优异的股票来说,部分小限的减持有利于流动性的改善,反而增强对机构资金的吸引力,机构增持的目的往往是中长期看好该股,而非短期炒作。”(上海证券报)

  券商资管独门重仓股亮相

  随着集合理财(相关:证券 财经)产品半年报陆续披露,券商二季度资产管理的投资组合也先后“曝光”。从已经公开的信息来看,券商资管的“独门重仓股”各有不同。客户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中信证券,旗下多只产品杀入中国化学;而投资颇具特色的东方证券,旗下产品则集中持有格力电器。

  中国化学堪称是今年二季度的“牛股”之一。尽管四五月份的走势不尽如人意,但中国化学6月份的强劲走势令市场为之侧目。截至6月30日,中国化学股价收报8.86元,一举创出上市以来的新高,较5月末的低点大涨35%。

  从股东名单来看,中信证券是中国化学大涨背后的“绝对主力”。早在一季报披露的时候,中信证券自营资金就已经持有中国化学1.22亿股,占其流通股比例的9.92%。值得关注的是,中信证券旗下多只集合理财产品也重仓买入了中国化学。统计显示,截至6月30日,共有5只“中信系”集合理财产品(不含小集合)将中国化学买成了自己的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持股数量4983万股,持仓市值4.41亿元。

  水泥是“中信系”持股集中度较高的主要板块,海螺水泥、塔牌集团、祁连山等个股均被多只中信资管产品重仓买入。其中,5只产品合计买入海螺水泥1436万股,持仓市值3.98亿元,仅次于中国化学。

  与中信证券有所不同的是,东方证券并没有在水泥股上投入太多兵力,对于家用电器板块则情有独钟。统计显示,截至6月末,东方证券旗下6只集合理财产品重仓持有格力电器803万股,持仓市值达1.9亿元;此外,海信电器、美的电器也出现在多只“东方系”集合理财产品的前十大重仓股名单中。“东方系”集中持股较多的个股还有汉得信息和美邦服饰。

  从整体仓位来看,东方资管的仓位较重,除新产品“东方红7号”外,其余10只产品的加权平均仓位高达89.8%,接近满仓状态;而中信资管(不含小集合)的平均仓位仅刚过5成。

  对于下半年A股市场的走势判断,两大券商资管的投资主办人存在不同观点。“中信证券7号”投资主办人王江平、杨喆认为,三季度指数可能依然维持震荡,难有显著趋势出现,管理人将争取把握金融等低估值品种的仓位变化来把握大盘机会;非大盘的超额收益则将重点关注保障房、新兴电子消费品、确定性增长的大消费板块、估值足够安全的成长企业等不同类型的投资机会。

  东方证券“东方红4号”投资主办人陈光明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展望下半年,货币政策的收缩可能已经到达了一定高度,适当放松的可能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下滑形势将相对增大,资金面紧张的状况应该会适当缓解。基于此判断,下半年A股市场的行情应好于上半年。管理人将在符合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内需型行业、新兴战略行业、高端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中寻找优秀成长企业作为主要投资标的。在投资品行业中,陈光明称将寻找供给收缩明显的行业优秀公司作为标的,部分低估值的大盘蓝筹股也将成为关注及投资的对象。(上海证券报)

  227只基金独门股整体跑赢大盘

  就披露的基金二季报来看,二季度末仅有一只基金持有且持仓市值超过500万元的股票有227只。初步测算显示,以上227只独门股7月以来平均上涨1.14%,明显跑赢同期下跌2.14%的上证综指,显示基金独门股颇具魅力。

  基金各自重仓押宝

  随着基金二季报披露完毕,基金独门股票迅速浮出水面。统计显示,二季度末仅有一只基金持有且持仓市值超过500万元的A股有227只。就这些基金独门股来看,华北制药最为基金所青睐,虽然二季度末只有诺安股票型基金持有其股份,但该基金持股量达到4289.22万股,按二季度末价格测算,持仓市场值高达4.94亿元。另外,广发大盘成长偏股混合型基金持有的西部矿业、工银瑞信精选平衡偏股混合型基金持有的江淮动力、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偏股混合型基金持有的中粮地产3只基金独门股,其基金二季度末持仓市值也均超过4亿元。

  就以上227只基金独门股而言,多数集中在机械设备、化工、电子元器件、医药生物和房地产行业,显示基金喜欢在这些行业中挖掘独门股。具体来看,机械设备、化工、电子元器件、医药生物和房地产行业的基金独门股分别为40只、23只、19只、17只和16只,基金二季度末合计持仓市值分别达到24.53亿元、16.67亿元、9.72亿元、11.89亿元和18.15亿元。

  整体坚挺 个体分化

  独门股向来是展现基金选股水平的指标之一,也是基金获得超额收益的“杀手锏”。通过测算,以上227只独门股二季度末基金合计持仓市值为136.78亿元,这部分基金持仓7月以来整体收获1.55亿元的账面浮盈,平均浮盈比率为1.14%,明显跑赢同期下跌2.14%的上证综指,显示基金独门股颇具备魅力。

  然而,随着7月中下旬市场逐渐走弱,这些基金独门股也出现明显分化,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基金业绩的分化。

  例如,7月至今红太阳累计狂飙31.59%,促使独家持有其股份的嘉实主题精选偏股混合型基金大赚5561万元,成为目前在单只独门股上浮盈最多的基金。同时,华北制药和东方锆业等独门股同期也分别上涨7.12%和10.36%,让独家持有的诺安股票型基金和华夏盛世精选股票型基金分别获得3517万元和3467万元账面浮盈。

  但是,在以上基金因巨额浮盈而眉开眼笑之时,另外一些基金则被巨额浮亏折腾得焦头烂额。例如,中华企业7月以来累计下跌8.24%,明显跑输同期大盘,在此局面下,单独持股的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偏股混合型基金7月至今已出现3256万元的账面浮亏。另外,中粮地产7月以来累计下挫6.47%,也让单独持仓的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偏股混合型基金再度遭遇了2614万元的浮亏。

  研究人士指出,基金独门股的选取,可以映射出基金选股眼光的高下。同时,7月以来基金独门股的分化,又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基金后市的业绩分化。(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