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重仓高铁概念股基金暴跌 相关理财和信托产品或埋隐患

在银行理财产品、基金和信托产品等投资领域,“铁公基”一项被认为是最为安全和稳健的投资标的。但铁道部超过警戒线的负债率和高铁安全隐患将逐渐转变投资者对铁老大基建项目的投资偏好,而“7·23”事故加速了高铁投资概念光环的褪色,投资于铁道部基建项目的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以及高铁相关概念等所暗藏的风险地雷也引发了投资者的关注。

  铁道部负债累累

  因铁道部具备“政府信用特征”,铁路贷款具有政府信用支持,是各银行争抢的优质项目。而铁道部也因铁路建设投资主体单一,债务融资在铁道部资金来源中占比从2007年的56%上升至2011年的79%,4年间提高23个百分点。

  近期披露的铁道部2010年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底,铁道部总负债合计1.89万亿元,同比增长45.14%;资产负债率57.44%,同比上升4.38个百分点;去年税后利润1500万元,同比减少99.45%,去年末累计亏损772亿元。在今年一季度,铁道部已经亏损了37.6亿元。

  据报道,今年5月,接受过银监会“腕骨”监管指标体系考核的五大国有银行,因为铁路贷款的原因,其“单一客户(集团)集中贷”均超过15%的监管目标值。2011年底,铁道部资产负债率预计将超过一般企业的负债警戒线——60%,达到64%。

  有铁路专家表示,中国高铁的建设标准和建设成本高,规模大,而铁道部的资金链条极为脆弱。建设一公里时速300公里的高速客运专线的成本,是建设一公里普通铁路的3倍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四,铁道部刚刚遭遇多年来罕见的一次“失利”,其招标发行的今年第三期短期融资券出现流标。业内人士认为,这并非一次意外的“阴沟翻船”,铁道部举债规模过大与发债机制问题,到了问题爆发的时间点。

  涉高铁理财产品埋隐患

  与房地产信托等理财产品相比,投向铁路基建领域的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之前一直被投资者认为是安全、稳健的产品。不少银行和信托公司发行了大量投向这一领域的理财产品。

  如前不久某股份制银行专门针对高端客户发行的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期限2年,于2012年11月30日到期,预期年化收益率5.30%。该理财产品所募集的资金全部投资于由山西信托发起的“太原市高速铁路投资有限公司贷款项目单一资金信托”。某国有大行今年上半年发行的一款2011年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所有认购资金与四川信托有限公司设立“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江西有限责任公司贷款资金信托”,取得该信托受益权,产品投资期限也为2年,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41%。

  银行人士表示,之前银行发行的信贷类理财产品大多用于购买贷款资产,“铁公基”在其中占有较大比重,这些产品往往期限较长,收益率高。

  与此同时,一些外资银行发行了挂钩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高铁相关上市公司股票表现的理财产品,挂钩标的是港股市场挂牌公司。昨日,这两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跌幅均超过6.6%。

  除银行之外,保险资金也蜂拥投资高铁,有数据表明,约800亿左右保险资金投向京沪高铁。铁道部有关负责人曾经表示,“京沪高铁将有望成为全世界最盈利的一条铁路专线。”相对应地,不少投连险、万能险也与高铁密切相关,如某保险公司发行的一款“智盈人生万能险”,销售人员以投资京沪高铁作为卖点。

  分析人士表示,许多投向铁路建设的理财产品期限较长,而在目前面临铁道部负债率超限以及动车事故等负面消息影响下,产品的安全性着实令投资者担忧。

  短期回避高铁概念基金

  昨日,高铁概念股在市场预期中迎来暴跌。32家高铁概念上市公司股价平均跌幅高达6.22%,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及晋亿实业、时代新材等5只高铁概念股甚至跌停或接近跌停。受鱼池之殃的水泥和建筑建材板块也大跌4.69%和5%。高铁地雷引发的连锁反应重创A股,昨日沪指跌幅高达2.96%,创今年单日最大跌幅。

  今年的明显基金南方隆元产业主题偏爱中国南车、中国北车等高铁概念股,昨日净值下跌2.77%。而长城久恒和长城双动力同样因此下跌3.58%和4.11%。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基金二季度普遍加仓高铁概念股,30多只高铁概念股中,持有基金只数增加的有18只,17只基金持股比例上升,其中持有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的基金数量最多,分别为18家和14家。

  申银万国分析师李晓光认为,一季度铁道部部长更替期间,其工作重心曾由日常工作(包括线路规划、铁路投资、设备招投标等)转移至安全生产运营、铁道部改革方案制定等方面。此次事故之后,预计铁道部将再次开展全路范围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重心或将再度转移,投资者期待的铁道部改革、大规模招投标、新线路的规划等工作进展可能再度推迟。高铁相关股票较长时间内弱势难改,因此基民短期内须回避涉及高铁概念的偏股型基金。

  市场人士认为,“7·23”事故后,铁道部债券发行可能受负面影响,建议投资者近期回避重仓信用债的债券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