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四周阳遭遇四日阴 拉锯战何时休

上周五,A股市场结束连续4日跌势后小幅反弹,这主要受到外围股市强劲升势提振。不过,市场对于国内经济前景仍忧心忡忡,惠誉唱空中资银行股也令其股价受挫。四连阴之后,空头力量是否已经宣泄完毕?大盘何时才能重拾升势?本周的投资机会在哪里?本期《投资有理》栏目特邀新时代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孙卫党以及方正证券宏观策略总监王宇琼共同分析后市。

  孙卫党(新时代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空头力量宣泄可能还未完,但是下跌做空能量得到一定的释放。从技术面来看,调整不是很充分。

  从盘面表现看,上周五盘面很弱,但是并不令人担心。最近两天特别是上周四的下跌,主要是一些指标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破位下跌。这些股票整体看估值最便宜,虽然未来没多少机会,但是也不可能跌得太多。在指数股下跌时候,市场机会正在孕育。从这个角度讲,本周下跌的过程就是机会的到来。

  8月初可能会有一轮比较好的反弹,可能会比前期高点高一点,但空间并不大。整体看,市场在相当长时间可能都会维持大箱体震荡。

  下半年提高存款准备金的可能性在不断下降,但是加息可能性仍然存在。因为现在存准的水平已经很高了,再度提高存准率会对整个市场的流动性构成影响。股票市场目前的状态是供求严重失衡,供给量相对比较大。同时,解禁的数量不断增加,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市场的供给。反过来讲,市场没有赚钱效应,没有更多的需求,这是制约市场的主要原因。

  王宇琼(方正证券宏观策略总监):上周市场的走势,事实是对前期市场比较乐观情绪的考验。第一,来自于政策放松的预期。陆续出台的包括地产二次限购政策、资源税,市场都在怀疑。大家觉得政策放松力度可能不如去年,市场升势也不如去年;第二,欧债跟美债危机,可能这段时间都是一个博弈期。系统性的风险应该是没有。但在这个过程中,必定有一个责任和利益的认定期。这段时期,整个全球资金的风险在加大。因此,对于整个周期类的股票都不是特别有利。所以市场在这个时候展开一轮调整。

  调整时间会有多长,这会在8月初有一个定论。对市场来说,政策需要放松,这是很有利的支撑因素。现在大家就等待一个校验,因为它跟6月份的数据事实上存在不匹配情形,大家希望等到7月份的数据能够检验。整个三季度,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还是处于比较高的位置。我们预计,从今年四季度开始一直到明年一、二季度,可能才会回到4.5%左右的位置。那么,背后支撑的逻辑是国际大宗商品的回落,因为美元下半年会进入一个比较强的上行趋势。(山东卫视《投资有理》栏目组整理)

  资金月末效应消化 把握半年报行情

  受到资金面持续紧张的影响,上周股指基本呈现震荡调整走势。除上周五收出一根十字星外,其他四个交易日连收四阴。尽管不时存在利好刺激,但多次高开低走的K线形态将市场的谨慎心态显露无遗。沪综指自2610点基于预期扭转的反弹走势在当前阶段出现纠结。参考各方因素,我们认为,支撑沪综指从2610点触底反弹的预期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短期困扰市场最重要的负面因素在于资金面压力。因此,沪综指短期存在考验2700点的可能性,但是2610点作为中期底部的概率较大,不要对指数的走势过于悲观。在资金面“月末效应”过后,市场依然有望在半年报刺激下上演结构性行情。

  我们对市场并不悲观的重要原因在于,我们认为,在近期一系列经济数据和政策事件的背景下,支撑沪综指从2610点触底反弹的预期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市场对宏观经济、通胀走势以及政策面的预期可能会变得更趋谨慎,但显著恶化的可能性不高。实际上,梳理市场自2610点触底反弹以来的预期演进历程,可以发现,支撑市场的几个关键预期改变,即通胀走势下半年将逐步回落,尤其是四季度的回落幅度将较为明显;货币政策紧缩的空间已然有限;保障房和水利投资资金瓶颈被突破,财政政策积极信号明显;经济数据,如GDP和工业增加值等好于预期,更是驱散了市场对经济硬着陆的担忧等均没有显著恶化的预期。整体来看,虽然通胀短期依然承压,但基于货币增速下行态势明显,且依然低于调控目标、食品以及猪肉价格将稳中趋降、居住价格下行态势明显等多重因素的考量,通胀中期压力将渐次减轻。

  上周二,央行发行了50亿元1年期央票,同时进行了250亿元28天期正回购操作;上周四仅发行了60亿元的3月期央票,没有进行相应的正回购操作。上周公开市场回笼规模为360亿元,而到期规模为550亿元,实现净投放190亿元,而上上周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860亿元,央行上周微调公开市场操作主要是为了缓解短期市场资金面的紧张状况。上周二财政部举行的3月期国库现金定存利率中标利率达到了6.03%,高于上个月招标的9月期国库现金定存利率和同期限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在流动性趋紧的背景下,中小银行揽储压力依然较大。而上周三城投债和可转债的大幅调整更是使得流动性紧张的局面显露无疑。实际上,近期资金价格,如SHIBOR和国债回购利率等均出现连续上涨,且当前时间窗口临近月末,银行的考核压力也对资金面带来负面影响。在资金面压力的扰动下,短期股指弱势震荡或将是一种常态。

  整体而言,我们依然坚持沪综指2610点是中期底部的判断。需强调的是,当前困扰市场最重要的负面因素在于资金面压力,因此,建议投资者不要因为市场近期出现的调整走势,甚至未来可能出现的破位走势而变得过于悲观。另外,结合资金面和技术面的情况,我们认为,在当前时间窗口,股指调整的时间并未到位。近期沪综指震荡区间下轨2750点在当前的支撑力度或许已经不强,下一个支撑区间或将在2720点至2730点一带。后市沪综指甚至存在着考验2700点的可能性,但预计2700点存有较强的支撑。

  股票配置上,由于短期系统性的机会依然欠缺,我们建议投资者淡化仓位控制而注重个股选择,建议借当前市场调整的时机布局业绩增长确定、且估值相对合理的中小盘股票,并可适当把握低估值权重股在中报披露期的交易性机会。 (作者单位:华泰长城期货研究所)

  四周阳遭遇四日阴 股指陷入拉锯战

  上周,沪深股市结束了周线四连阳,转而出现了震荡下跌的格局,并且走出日线四连阴的被动态势。沪市综合指数跌破2800点,深市综指也跌破了12400点,弱市特征十分明显。

  周线四连阳戛然而止

  6月下旬以来股市的上涨,最初应该说是一种超跌反弹。但随后由于投资者对于政策预期发生了一些变化,加上上半年GDP增长9.6%的利好数据公布,令原本的技术性反弹演绎为基本面有望好转后的向上修复行情,行情得以持续走高,周线也拉出了罕见的四连阳。也许,如果市场上继续有积极因素出现,投资者的预期结果会得到改善,那么后市有所走高也是完全可以想象的。也因为这样,一些投资者开始预期股市将攀升到3000点,盘面上也会有个股行情出现。

  然而,从上周来看,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让投资者感觉到7月份通胀明显回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不但如此,对于“猪周期”的分析还强化了这样的认识:恐怕在整个三季度,通胀都会处于高位。通胀不下来,那么调控会不会仍然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有所松动呢?国家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特别是对二三线城市限购要求的提出,无疑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调控不会放松。工信部等坚持认为没有出现中小企业“扎堆倒闭”的表态,也从一个角度表明,现在并不存在需要松动调控的必要性。

  进入7月份以后,市场资金面一度出现了季节性松动,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有了较为明显的下滑,而这也被认为是调控开始松动的重要迹象。但是,随着央行正回购的进行,加上央票不断发行,市场利率又开始回升。与此同时,一些上市银行也相续推出了再融资计划,从而在一个侧面对资金面紧张的状况进行了阐述。至此,恐怕多数投资者又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通胀压力仍然很大,调控还将继续推进,市场资金面还是十分紧张。显然,这样的状况,与6月份及以前的时间段相比,并没有什么改观。换言之,也就是整个市场的大环境还是十分严峻。既然大环境不佳,那么又怎么能够想象股市会从中获得积极的向上支持呢?所以,四连阳的走势也就戛然而止,股指随机开始调整,并且有着明确的向下寻求支撑的要求。

  先导指标不佳 引发政策调整预期

  在这里,有必要谈谈汇丰公布的7月份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低于50这件事情。习惯上,当PMI低于50时,人们就会认为经济进入到了收缩阶段,出现了衰退。诚然,汇丰的分析样本以中小企业为主,与实际状况可能有点出入。笔者预计,国内机构公布的PMI初值,一般来说不太可能跌破50。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也就是不同机构计算的PMI都将是下跌的,这表明经济运行的大趋势是在减速。应该说,这个因素在上周股市中还没有得到充分反应。因此到了本周,投资者对经济增长的担忧情绪,也会在市场走势上进一步表现出来。特别是一些周期类板块的股票,也许会有更差的表现。

  但是,反过来说,当PMI初值很低的话,应该会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如果媒体报道一些地方中小企业出现倒闭潮,而有关方面确实可以将其定性为个别现象,对此不以为然。但是当统计数据显示经济开始滑向衰退时,是否还能十分淡定地不予理睬呢?

  分析认为,因为PMI大跌,因此年内不会再升息了,也不会再提高准备金率了。这有点想当然。实际上一年前PMI初值也曾经跌到50以下,并没有导致调控政策的改变。但是,今年的状况毕竟与去年不同,而且调控已经进行了相当长的时间,所以此刻不佳的先导指标公布,是存在引发相关政策调整的可能。只是,政策调控不会马上出现,而是需要有一个酝酿的过程。所以,现在在承认市场环境严峻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严峻的环境会继续延续,但是时间是有限的。

  眼下,不能指望政策会马上松动,但是调控节奏出现变化,以及在某些方面出现微调,都是有可能的。在某种角度上,也许可以这样想:现在一部分经济数据正在快速走低,正因为这样,倒可以预期最坏的时间已经到了。股市因为有提前反映预期的特点,因此后市就不会因为市场环境的进一步严峻而出现新的大幅下跌。

  逢低买入或许是不错选择

  从上周股市来看,调整压力很大,四连阴的格局表明人们对后市很不看好。但是,换个角度来说,大盘的跌幅又不是太大,沪市2750点还是比较有力的支撑。尽管周期类板块走势比较差,但其中也不是铁板一块。另外,也确实有一些成长类股票表现尚好,还有大消费概念股票也有较为明显的资金流入。这些都表明,市场本身所存在的积极力量,即便在大盘表现不佳的情况下,也还是很顽强地表现自己。实际上,大盘现在开始了一个拉锯状态。上涨当然是没有机会,因为条件不成熟,但是下跌同样也没有什么空间。在此,股市进入了一个盘局。这个盘局的性质与上一次有所不同。上次是因为下跌太多了,一时跌不动了,所以接下去酝酿技术反弹;现在则是涨不上去,因此需要以整理来蓄势。这个蓄势的过程会比较长,表现也会比较反复。但是,我们预期,会比前一次盘局积极一些。也就是说,由于市场环境的确存在有所调整的可能,而一旦这种调控的蛛丝马迹出现,股市就会比较容易突破盘局,形成比较明显的上涨。

  显然,短期内,人们无法对股市乐观。但是从中线角度出发,对后市未必很悲观。本周,如果股市有比较大的下跌,那么应该是可以逢低买一点。反过来,如果只是小区间波动,那么稳健投资者则可以保持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