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中国资本市场的“远虑”

A股尚没有止跌,海外的中国概念股更是雪上加霜。

  著名的对冲基金经理鲍尔森已经清空了在加拿大上市的中概股嘉汉林业,理由是信息披露和财务报表存在不确定性。嘉汉林业的股价自5月底以来已暴跌80%,曾持有嘉汉林业已发行股票14%的鲍尔森,损失超过5亿美元。

  在全球投资界被视为中概股的大好友,专注投资中国的明星基金经理安东尼,今年投资失利,亏损累累。由这位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富达中国特别时机基金,年初至本月中旬,基金净值亏损14%,基金价(1486.70,-16.10,-1.07%)格下跌20%。这只基金是一个封闭式基金,去年4月19日在英国伦交所上市。据该基金最新公布的资料,截至4月底,基金持有最多的是在港上市的非国企和非红筹公司,占基金总资产46%,其他为在美上市的中概股票、在港上市的红筹股和A、B股,占比分别为15.3%、12.1%和12.1%。

  海外第一财经大报《华尔街日报》近期连篇累牍地报道中概股的负面消息,一系列报道的标题分别有“泡沫隐现,中国科技股在美抛售”、“中国概念股泡沫破裂”、“投资中国的美国共同基金蕴含风险”、“好的、坏的和丑陋的中国股票”、“美知名基金投资中国酿巨亏”、“美经纪商将132家股票列入黑名单”、“中国公司赴美上市的泡沫将要破灭”等,数量之多,用词之狠,属近年罕见。一时间,中概股由人见人爱瞬时变成人见人避,是海外投资界用做空牟利的“阳谋”还是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近忧”呢?

  投资不是花钱弄清真相,而是买赢避亏。既然近期全球股市被一系列利空笼罩,全球经济成长最快的中国资本市场又面临中概股被全面做空风波,投资就应或观望或休息。而且,以中、长期而论,中国资本市场还面临人民币“被贬值”。目前,已有对冲基金开始做空人民币了。

  还是《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本月中旬一篇题为“对冲基金开始作空人民币”的消息,把做空人民币的中国资本市场“远虑”摆上了台面。

  一些看空或做空人民币的对冲基金认为,人民币被低估的说法可能将成为历史。虽然预计人民币可能因中国政府放松汇率管制而升值,但如果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出现破裂,那就要当心了。房地产泡沫破裂后,中国人也得开动印钞机刺激经济,人民币也势必走软。

  对冲基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付之于行动的。有报道称,纽约一位管理着数亿美元资产的基金经理最近解除了看涨人民币的头寸,转而买进看跌期权。一位负责管理30亿美元的对冲基金经理,现正使用看跌期权对他从2009年开始持有的人民币头寸进行对冲操作。在做空人民币的对冲基金眼里,由于中国货币供应增长强劲,一旦出现问题,外资可能会撤出,如果影响经济,中国政府可能倾向于通过本币贬值来促进贸易。

  这些对冲基金的说法和作为,并不能用阴谋论一言而概之,相当一部分是用资本市场的避险规则,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保住本钱和盈利,更多反映的是对冲基金的基本属性——只求收益,不管涨跌。这种趋利避害的做法,同样值得内地投资人借鉴和模仿。当全球股市趋淡,中概股和人民币被做空,更要把原本不多、来之不易的财富放到更多的篮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