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有消息透露,银监会已要求银行采取减少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等四项措施来防范房地产贷款风险,这是银监会首次公开且明确提出限制房地产贷款。
这条消息直接牵动了两个群体人的神经,炒房族与炒股族。
普通老百姓能做的投资,似乎也只剩下买房子、买股票这两种了。
那么事到如今,老百姓该选择什么?让我们听听来自这两大群体的声音。
炒房
炒房能稳赚不赔
买股票能吗?
或许我们并不应该听那些专家的辩论,而应该直接采访市场中最基础的投资者,用“收益来说话”。
谈收益:月赚10%,关键是没赔过
在未来一段时间,是看涨楼市还是股市?是炒房还是投资股票?
沈阳的职业炒房人王红女士面对问题回答非常干脆:“当然是继续炒房,房价还得涨,炒股干什么,股票赚钱太难了。”
王红说,自己并不算是最成功的。她身边有一个运作得较好的炒房团体,每个月“扣”两套房子,每套资金大约50万,买完简单收拾一下,通常一个月后就卖出。每套房子可获利5万以上。这相当于每个月都有10%的投资收益。
“最关键的是,从2000年我开始炒房到现在,无论是我,还是我看到、听到的炒房群体,从来没有一个赔钱的,只是多赚少赚的差别而已。”王女士说。
王女士说,虽然她从不炒股,但从身边人的情况看,赚钱的是少数,而且收益率根本没法和炒房比。
阜新市的陈恒先生是近期才开始炒房的。6年前,他和另一个朋友各自在阜新开了一家药店,店铺都是自己产权。他一门心思经营自己的药店,而朋友不停地用药店赚来的钱以及贷款、借款去买新的店铺开药店。
陈先生说:“如果单论药店收益,我是他的两倍以上,但问题是,如今我朋友已经在沈阳拥有七家药店,店铺都是自己产权,这些店铺产权在升值,这项利润却是我这些年生意利润的几倍。所以,我现在也开始复制他的模式了。”
陈先生表示他对股票也有一些涉猎,但总体收益“还不如做药店生意呢。”
谈灵活:房子更容易获利变现
炒股的人认为炒房税费太高、变现不灵活。
对于这种说法,王女士称她完全可以反驳。首先,炒房是买房然后卖给别人,因此只要是快进快出,很多税费是可以避免的。退一步讲,炒房人也可以税费直接加到房价里,让买房人承担。“我刚才说的每个月收益10%,就是把税费都刨除之后的净利润。”
其次,对于炒房变现不灵活这点,王女士说,什么时候卖、卖多少钱完全是由自己决定,可以说非常灵活,想多赚可能要多等一段时间,想少赚很快就可以出手。
炒房人反倒是认为炒股变现不灵活。刘新东先生既炒房又炒股,在变现灵活性这一点上,他认为房子更高一些。原因很简单,他买的股票多数时间都是被套,只能拿着不敢卖,而房子稳赚不赔,随时都可以卖。
谈未来:房子比股票更容易把握
在谈及未来一段时间是否还会继续炒房时,炒房族张远达先生认为,关于限制房地产贷款的报道他已经看到了,但他认为这和之前管理层发布的诸多调控政策一样,是为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而不是让房价下跌。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房价仍有上行空间,炒房仍应该是一种稳赚不赔的投资。
但对于股市,张先生的看法就比较谨慎。他对记者说,他没买过股票,但买过基金,而且买过很多次,但令他吃惊的是,他买基金多数都是赔钱,即便有赚钱的,收益率也跑不赢大盘指数。而且还有一点,听说最近股市确实跌了很多,但谁能保证股市就到了底了呢?
对于股市中“楼市下跌,资金将从楼市撤离进入股市”的说法。张先生觉得看不出这种迹象,首先房价很难下跌,即便下跌了,凭什么就非得进股市不可?把钱存银行或者做民间拆借,这些看得懂的投资应该比股市更吸引人。
炒股
股票很便宜
楼市随时可能跌
究竟是该买房还是买股票,如果让纯粹的股民来选择,答案是什么?
同样是只采访普通股民,得到的多数回答是“当然要炒股”,和之前采访炒房一族的肯定态度同样鲜明。
驳房价:谁说只涨不跌?
和所有普通股民一样,股民商树强先生对宏观经济、市场心理也有一定研究。因此,商先生对炒房一族所说的“稳赚不赔”有不同看法。
他说,这世界上任何可交易的商品,价格都不可能只涨不跌———如果真有这样的商品,那全世界的钱都会去买这个商品,股市、金市统统关门算了。
不能说房价不是没跌过,反而应该说几乎每个国家的房价都跌过,美国就不用说了。日本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泡沫破裂、房价暴跌,直到如今,日本房价的涨幅都跑不赢CPI,处于实际下跌状态。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东南亚的房价跌成什么样大家都知道。迪拜算是有钱的国家了吧,前一阵不是也跌了?
股民张志强先生介绍说,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不是像炒房人说的那样从来没跌过,只是年代久远,被很多人淡忘,例如1993年的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烂尾楼遍地的事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那时,中国的楼市也很不景气,房价也下滑过一阵子,但从那之后,中国的楼市随着房改的逐步加深迎来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或许应该称之为该行业迎来的“景气周期”。
张先生说,一个行业的景气周期往往要用几年甚至几十年来计算,这就足以影响一代人的观点,但房地产终有远离景气周期的一天,一旦转熊,下跌的时间长度也要用几年甚至十几年来计算。
驳收益:投资着眼的是未来
对于炒房一族说炒股票不能稳赚,张志强说那要看在什么时候,例如2006年~2007年股市处在牛市时,股民也是买什么都涨,买什么都赚钱,比现在炒房的人收益率都高。
公正地说,应该是———楼市由于是实体产业,出现牛市后会持续较长时间,例如二十年,而股市是虚拟经济,波动比较快,一次牛市只有两年左右时间。这就导致炒房的人对股市有误解。
因此,对炒房族的质疑,炒股人的回答是,没有东西能稳赚不赔,股票不能,房子也不能。投资着眼的是未来,今天的熊市未必明天也是熊市,现在的股市也许已经是不可捉摸的底了。
驳转向:调控总有“最后一根稻草”
既然楼市身处牛市,那么放弃股市介入楼市岂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采访中,部分股民也提出反驳。
“最简单的一条道理,投资不能看过去,而要看未来。”股民朱越先生说,炒房族在过去取得巨大收益有目共睹,但从2010年开始,国家调控政策逐步累加已经数不胜数,任何宏观调控见效都有滞后期,对于地产行业而言,其滞后期可能还要比普通的制造业行业更长一点。
股民贾志军先生说,例如这次银监会公开提出减少对房地产开发商贷款,虽然后期解释称本意是要求对有土地闲置、捂盘惜售和投机行为的房地产开发商贷款进行限制,而非全面限制,但不能不说这是一种较为严厉的调控手段。因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楼市泡沫破裂的导火索有两个,一个是日本各大银行突然停止购房贷款并大幅提高原来的购房贷款利率,另一个是从1992年开始征收地价税。至少当初打垮日本楼市的两种利空方式都已经出现了,我国楼市是被这两项利空击垮,还是被未来的更多项利空击垮,犹如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只是时间问题。
股民商树强认为,炒房需要比炒股更高的资金成本,并不适合普通老百姓参与,而目前股市的平均市盈率较低,价格比较便宜,一旦未来楼市价格出现下行,必然引发大量资金从楼市出逃,这批资金很可能进入相对较便宜的股市,因此展望未来,炒股似乎强于炒房。
专家
过去的经验
未必可复制
买房还是买股?两方观点争论不休,那么专家学者的观点又是怎样?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桂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中国近20年来的发展历程来看,随着住房商品化改革的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改善需求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于供给能力,因此房价在近些年多数时间都保持上涨趋势,买房的收益率高于股市的平均指数涨幅。
从这一点看,似乎买房的投资风险小于买股票,但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只是在概括过去的事实,属于一种经验之谈。而过去的经验未必一定能够在未来复制。
抛开经验,从理论的角度,房地产市场不仅仅是生活必需品,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投资属性。也就是说,房地产是具有一定的虚拟经济商品属性的。而股票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虚拟经济商品。而在虚拟经济这个领域内,任何商品都存在价格风险,因此买房、买股都是存在投资风险的、都不是稳赚不赔的。
张桂文认为:无论股市还是楼市,都不适合普通人做短期投资,短时间内买卖房子做差价、股票追涨杀跌或许只适合具有极强专业知识的人员,普通人在工作之余很难有精力做全面的研究,因此,建议大家将目光放更长远,以理性投资、长期投资来降低风险。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