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赴美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来说,5月可以称之为“红五月”,投资人的热捧曾一度让人人网(NYSE:RENN)市盈率高达440倍,市值74.82亿美元,超越了老牌互联网公司新浪,在所有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百度。然而,仿佛过山车,“红五月”尚未结束,中国互联网公司就开始了集体跳水,截至6月16日,人人网相比发行价已跌幅51.57%,其它新上市网企也同样“跌跌不休”。6月6日至10日,美股中概30指数单周累计暴跌13.95%,中概股TMT即科技、媒体、通讯概念指数暴跌15.39%。
这次转折如此突然,交易大厅里投资人追捧中国概念股的热情似乎还未消散,IPO成功的笑靥似乎还在眉头,互联网泡沫就破了,热情和笑靥似乎都僵住了。
泡沫轮回
早在今年年初就有一些业内人士提出了互联网两次泡沫的警告,英国《每日电讯报》指出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可能随着购买热潮促使价值脱离现实,而形成泡沫。英国《卫报》也发文讨论新一轮互联网经济泡沫问题,并引用了名为远见(Broadsight)科技咨询公司的创办人AlanPatrick的话,“一个泡沫已被吹起”。
中国概念股扎堆上市,自然引起不少人对其泡沫的担忧。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股市高歌猛进,纳斯达克指数两年内从2000点猛涨到5000点。2000年中国第一批互联网企业赴美上市成功,国内由此诞生了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
中国互联网企业再度赴美上市是4年以后。2004至2005年期间,盛大、百度、空中网、九城等网游与无线业务公司异军突起,百度和腾讯两巨头上市成功。2007年,以巨人网络和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又一批互联网公司挂牌交易。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股价总市值膨胀到近700亿美元。
最近一波中国互联网公司上市潮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随着麦考林、当当、优酷等成功赴美上市,中国互联网企业在海外又刮起“中国风”,“中国概念”受到资本前所未有的热烈追捧,到6月9日淘米网上市,这波已经有9家互联网公司登陆美国股市,此时还有迅雷、土豆、凡客等也在排队IPO。
然而,几家欢乐几家愁,淘米网、世纪佳缘和网秦,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优酷、奇虎、世纪互联、人人网、凤凰新媒体则都上涨了25%以上,奇虎360首日收盘较发行价大涨134.45%,市值超过老牌互联网公司搜狐。
扎堆上市和超高估值以及市场人士的盲目热捧,都与2000年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灭前相似,那次泡沫破灭后,由新浪、搜狐、网易等引发的中国网企赴美上市热潮戛然而止,归于沉寂。
11年前亲历了那场泡沫全过程的搜狐董事局主席张朝阳在4月份曾说,现在中国概念股的火热很像1999年泡沫时期的情况,中国互联网已处于泡沫中。当时张朝阳称:“现在的情况是没上市的公司比上市的公司贵,不盈利的公司比盈利的公司贵,这明显是泡沫!”
他的预言是:“我只能说我自己的感觉,两年内,这轮互联网泡沫就会破灭。”
没人想到,泡沫的破灭会来的这么快,其实那层炫目的光环是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的。
青萍之末
这次吹破互联网大气泡的风,可以说是起于青萍之末。美国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调查机构对中国一家非互联网公司涉嫌财务造假质疑,恰又逢上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上市公司阿里巴巴与雅虎、软银关于支付宝的股权之争。
随着媒体对这类消息的放大,财务造假、企业不诚信成为了中国概念股的集体标签,引发了国外投资者对中国互联网法律架构的质疑,投资人在恐慌中纷纷用脚投票。一个月前还被追捧的中国互联网股票,转眼成了弃儿。据imeigu网站统计,中国概念股30指数已经从4月底最高的1289.78点下跌到6月17日的927.99点,跌幅约38.9%。另有大量中国概念股被腰斩,或仅剩4月底高值时的1/3或1/4。
6月8日,美国券商盈透证券宣布,由于担心一些中国公司可能存在会计违规行为,当日起已禁止客户以保证金的方式买进部分中国公司股票。132家中国公司被列入黑名单,包括麦考林、当当、搜狐等知名企业。美国证交会(SEC)首次对投资反向收购上市的中国概念股进行风险提示。中国概念股在美正遭遇最艰难时刻。
此次中国概念股的集体跳水,有多种原因,比如财务假账、估值超高、商业模式不坚实、看衰中国经济走势等,但有一点业内人士看法一致中国概念股被一些做空投资者围猎了。
其实围猎者的目标主要是那些借壳上市的中国传统企业。国内投资者所称的借壳上市就是反向并购,由于在美国买壳不需要门槛,任何公司只要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经审计的最新财务报告就可买壳交易。对于许多习惯造假上市圈钱的中国公司来说,这一制度无疑是天赐良机,它们便通过反向并购上市。
可通过这种方式上市的中国企业,大多是奔着圈钱而去,其急功近利的操作留下的破绽被美国的一些研究机构捕捉,反成了被围猎的目标。MuddyWaters(浑水公司)和Citron正是此次围猎的始作俑者,他们是两家很小的研究机构,前者网站的首页称:中国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叫“浑水摸鱼”,是说在浑浊不清的环境里更容易抓住鱼,换言之,浑浊可以创造挣钱的机会。此前他们已成功“猎杀”大连绿诺和中国高速频道(CCME)等公司,4月26日盯上东南融通之后,5月17日东南融通被临时停牌。
而赴美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遭遇了中国两大著名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的支付宝事件和新浪管理层清空MBO股票的消息,于是在这次围猎中,中国互联网企业成为失火城池里的鱼。
这两家研究机构毫不避讳他们“做局”的手法:先做空股票,然后发布负面消息,再然后抛出研究报告,随着股价的不断腰斩,卖出股票,获利出局。这样的标榜无疑吸引了更多牟利者的加入。华尔街投资人士介绍说,“做空操作方式也正被资本圈人士看好,原本在上市产业链中掌握中国企业问题的机构们,开始闻腥转入做空局。或者靠出售信息获利,或者干脆随着上市业务的渐渐搁浅转行成为专职做空者。”
与此同时,在产业链的后端律师也正在不断获得新的机会,事实上,今年2月初,美迈斯律师事务所圣弗朗西斯科办公室合伙人MatthewClose就提醒中国企业说:“中国赴美上市企业要警惕做空潮后的证券集体诉讼。”据美迈斯统计,近期针对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的诉讼案数量激增,仅今年已发生近20起,中国概念股遭遇集体“绞杀”。
无缝的蛋
还是中国的那句老话:苍蝇不盯无缝的蛋。正是企业本身有问题,被逐臭的苍蝇找到了下嘴的缝。
急功近利、贪婪无知、造假恶习、商业模式抄袭,成了许多中国上市企业的通病。说到底,是诚信和商业道德的缺失。优酷创始人古永锵就感慨:“中国概念股的诚信伤不起。”他认为,中国概念股的诚信危机表现主要有股权变更、修改财务报表以及擅改运营数据等行为。
用当事人马云的话来说:“这些犯事的中国企业,他们只代表大部分中的一部分。他们缺的肯定不是对法则的理解,而是对法则的尊重。缺的是对社会、客户、员工和股东的感恩,缺的是对未来、大众和事实的敬畏。对那些信奉中国只缺法和规则的人来说,我们更缺的是信仰。这是信仰危机!你有什么?要什么?该放弃什么?”不管这是马云的自我反思还是撇清,对中国的企业主来说,都值得深思。
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在全球经济萎靡不振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风头依然强劲,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13亿人的巨大市场,是美国投资人看好中国公司的最重要理由,所以赴美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估值都很高。遗憾的是众多中国赴美上市企业正在联手毁掉中国新兴创新型企业的好名声,毁掉来之不易的融资平台,毁掉那些正在写字楼里雄心勃勃的创业者本来可以预期的未来,也在毁坏中国企业、中国经济乃至中国人的整体形象。这种损失绝不仅仅是这些上市公司和他们投资人的损失,欠账者是他们,还债的却是众多中国企业和所有中国人。
前述人士建议,长远计,无论为自家企业还是中国的后来者,都要把财务的真实和信息披露的完整当成高压线,丢弃了企业的诚信,受到的惩罚可能比投机得来的利益大得多。(作者为互联网从业者)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