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中期看淡 短期即将企稳

  写下这个标题,心情略有凝重。股市下跌不算太多,但个股已经一塌糊涂。之前本专栏连续两期短期看多,回头看是一个错误。尽管在股市都有看错的时候,但心里还是很觉得对不住信任本栏的朋友。在这里,公开道个歉。

  中期看淡的理由是基于A股基本面已经进入休整期。股市融资本来是常态,但在货币政策不断的回收流动性的前提下,资金已经捉襟见肘。股市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要靠资金来推动的市场。一边收紧资金供给,50年一遇的天灾大旱又给CPI的控制带来新难题,另一边增大股票扩容也看不到丝毫减缓迹象。那么股市只有靠超跌后的反弹,才可能做出吃饭的行情。中国股市也是一个比较讲究政治的市场。今年是我党90年诞辰,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判断短期即将企稳的含义,心理层面上正是基于这一点。目前距离7月1日不远了,6月份,各行各业营造和谐氛围是可以预期的,股市应该也不会例外。2001年即便是大熊开头,但那年的6月也是红色的。那一年是党的80岁诞辰。

  话说到这里也算是比较清楚了。6月即便收红,个人观点也看作是一个反弹。而5月中下旬后的快速下砸,从技术层面看可以看作是打出阶段底部,为红6月做出技术性的铺垫。

  什么时候算是真实的底部呢?这里面要考虑管理层的容忍力。容忍力度是以新股发行是否顺利为判断标准的。我们已经看到,最新的数据显示,新股上市目前的破发率已经是接近70%,新发行的一个股票品种,中签率竟然高达65%。这里面预示着新股发行将要遇到障碍,这也是反弹行情可能发生的一个基础。

  但别因此就认为新股将来无法发行。新股破发率高企,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发行市盈率偏高,价值回归是不可避免的。发不出新股?也许降低市盈率,一样可以发行出来的。但这样的后果将是二级市场的股票估值同样受到负面影响。挤泡沫多米诺效应后,留下的将是一地鸡毛。

  中期看淡后,什么时候再中线进场,有两个标准。一个标准是股市跌到2200正负100点,另一个标准是今年的10月左右。点位先到,以点位为准;点位不到,以时间到为准。中小企业板可能进入中等熊市,未来风险最大的可能将来自2010年之前上市的“老”品种,因为自08年底以来,这些品种大面积新高,平均涨升曾超过5倍。而2010年之后上市的“次新”品种(包含创业板所有品种),则早早开始挤兑泡沫,早已成为当前最熊的板块。下跌市场做超跌,短期机遇可能在它们身上。短周期而言,则抄底做反弹机会应在6月开始的前5个交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