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保监会正式批复同意大众保险向保险教父格林伯格执掌的史带集团旗下史带(百慕大)保险和再保险公司定向增发2.865亿股普通股,据悉定向增发的价格是每股1.5元左右。
不论是外资也好,内资也好,引入新股东在险企增资扩股中时有发生,而问题在于入股的定价格似乎并无一定之规。
非上市险企现溢价增资
《证券日报》保险周刊根据公开资料统计,今年以来24家增资扩股的保险公司中,包括中融人寿、天安保险、紫金财险等多家险企引入新股东注资。其中,除天安保险以外的其他保险公司,新进股东均是溢价参与增资。
比如,中融人寿年初获批增资扩股,新进3家新股东,包括芜湖隆威工贸有限公司、丹棱申宇木业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力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根据中融人寿官方网站公开披露信息“本次增资8000万股,获得增资资金人民币3.2亿元”,我们可以获悉,此次中融人寿增资股东是以4元/股的溢价参与了增资。
本月获批增资扩股的紫金财险,也引进了新股东,包括上市公司洋河股份[112.24 0.56% 股吧]、中联电气[22.71 0.04% 股吧]等。根据这些新进上市公司股东的公告,此次紫金财险增资认购价为1.05元/股,稍有溢价。
“非上市公司的增资扩股实质是发行股票,发行股票只能平价或溢价发行。引入新股东的时候多会溢价发行。” 中央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王瑞华介绍。
“这是考虑到老股东的利益,公司经营多年会积累了一些资产、商誉等等。”香港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师徐英说。
不仅新股东会溢价增资,即使是公司老股东增资扩股也常有溢价,尤其是仅对特定股东定向增发的时候。
比如,合众人寿2月份获批变更注册资本,实际定向增发对象有中发实业(集团)、意大利欧利盛人寿等6家股东。记者从合众人寿方面了解到,此次定向增发价为8元/股,与当年引入外资股东太阳生命时候的股本价格相当。
而另一家公司同样2月份获批变更注册资本的民生人寿,根据其公司年报信息获知,此次公司向部分原有股东定向增发的股份每股价格1.5 元。
而新华人寿新增发行的14 亿股普通股,每股认购价格则达到人民币10 元。
也就是说,险企在引入新股东或者原有股东不是同比例增资的时候,往往需要溢价认购股本。“这个情况在各个行业也是适用的。”徐英表示。
股本价格协商而定
那么,溢价增资的情况下,定价的标准是怎样的呢?
“增资扩股时的定价与挂牌转让的定价截然不同,就像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价与二级市场的股价一样,非上市公司险企增资扩股定价针对的往往是公司引入的战略投资者或者是‘老相识’,股本溢价肯定会低很多。”一位保险行业资深分析人士介绍。
“增资扩股时,公司的股本定价与公司现有资产有关,但是考虑更多的可能是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因素,比如现金流、公司管理团队、市场份额等。” 徐英表示,较高的溢价可能反映股东对这一公司、这个行业未来的看好。
“像新华人寿这样有可能上市的保险公司肯定受捧。”上述保险行业资深分析人士说,“另外,公司机构铺设、管理架构也都比较成熟。”
另外,“寿险公司的股本价格肯定要比财险公司的高,因为寿险公司盈利能力强。”他说。事实上,紫金财险1.05元/股、大众保险1.5元/股的价格也印证了这一说法。
但是,“非上市公司溢价增资扩股,股本定价的主观性很强。比如引入新股东,股本溢价只需要新股东、老股东认可协议溢价,可以不用资产评估定价。”北京高级律师温永忠表示。这一说法也得到上述相关公司某董事的认同:“一般就是几家股东坐下来协商定价,主要看双方的议价能力怎样。”
天安“不便回应”增资事宜
而除了溢价增资,我们很多时候看到的是平价增资,不过大多数是在原有股东同比例增资的时候。
“同比例增资并不改变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所以这是无可厚非的。”徐英表示,如果有溢价增资的情况,则可能是满足公司财务方面的一些需要。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这样一个案例,就是去年上市公司西水股份[10.61 -1.39% 股吧]作为新进股东,在参与天安保险增资扩股的时候,是以1元/股的价格认购的。也就是说,天安保险在引入新股东的增资扩股中,平价增发。
具体情况在西水创业《关于公司继续认购天安保险股份的公告》中可以找到证据。公告称,在此增资扩股过程中,由于部分股东放弃认购天安保险股份,且经公司与天安保险及其他股东协商,由公司以1 元/股的价格继续认购天安保险股份,认购比例由原先的7.73%增加至20%,即公司认购天安保险股份由336,000,000 股增加至868,910,519.20 股。认购总价款为8.689 亿元人民币。
虽然最终的结果是西水股份只认购了747810519股,但是对于1元/股的认购价格,西水股份证券代表给予肯定。
新股东1元/股认购,而根据媒体报道,天安保险现今大股东江信国际去年受让股权的时候,挂牌价格是每股1.9元。
虽然我们前面讲到挂牌转让定价与增资扩股定价大有不同。“新股东平价增资的这种情况并不违规,但是并不多见。”
况且天安保险毕竟是一家已经经营十几年的老牌财险公司,公司经营区域覆盖32个省、市、自治区,已经完成了全国的布局。
2010年,公司实现保费收入仅20亿元,位列中资财险公司的第8位,排名靠前。并且随着去年致力于打造江西省政府金融平台的江信国际的入主,天安保险已经成功扭亏,实现净利润1454万。
如果简单的拿这些硬指标与刚刚引入外资的大众保险相比,相比于后者1.5元/股的增发价,天安保险平价增资似乎也有些说不过去。
对于天安保险这样的情况,分析人士认为往往可能是因为以下几方面原因:一公司面临巨大的增资压力,确实缺钱。2009年,天安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率-144.7%,的确迫切需要增加注册资本金,即使此次引入西水股份增资扩股后,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也仅有108.47%,濒临监管警戒线,至于今年公司会不会继续增资,公司表示不方便回应。二是,新股东可能只是一种财务投资,而非战略投资,如果短期持股获利的可能性不大的话,新股东也就不会溢价认购。另一种可能就是新老股东之间达成一种默契,老股东为了达到一定的监管要求,找新股东暂时持股。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