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大盘跌三天 个股“一赢二平七输”

昨日,沪深股市继续震荡下行,个股涨少跌多,一级行业中除农林牧渔略微收红外,其余板块全线尽墨。自本周一A股市场整体破位下行以来,上证指数累计跌幅4.08%。统计显示,在这三个交易日的下跌中,市场中有接近一成的股票逆市上涨;有超过三成的股票跑赢上证指数。从行业表现来看,最近三个交易日防御类行业的跌幅并没有显著小于指数,这与本轮下跌前半段的情况有所不同。

    跌市中 各类题材股“铤而走险”

    以本周一至周三为统计区间,上证指数从2858.46点下跌至2741.74点,跌幅4.08%,同期深圳成指下跌4.61%,沪深300指数下跌4.38%,整体市场弱势尽显。

    若以上证指数为比较基准,在这三个交易日中,沪深两市正常交易的股票中共有705只个股跑赢大盘,占比超过三成。这其中,有199只股票的价格呈上涨或持平走势,占比接近一成。其中,红阳能源成为逆市上涨最多的股票,该股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高达27.48%。其他涨幅较大的股票还包括三峡水利、神马股份和联美控股等。

    仔细分析不难看出,能在大盘极度弱势的情况下逆市走高的股票,大多有题材在手。如红阳能源的逆市飙升是由于受到大股东将向公司注入优质资产传闻的刺激,而三峡水利则因南方旱情导致的干旱概念而大涨。

    如果说题材股的上涨大都是单兵作战,那么能够形成阵地进攻的概念则并不多。这之中,比较受到市场关注的有抗旱概念、新三板、国际板等。在抗旱概念中,除三峡水利外,钱江水利、安徽水利、南方泵业、大禹节水、江南水务等股票也都表现坚挺,没有跟随大盘下跌。同时,Wind资讯的新三板指数和外资并购指数在最近三个交易日的表现也显著强于大盘。

    主营产品涨价仍然是最近一段时间资金敢于逆市炒作的目标。这其中最典型的是肉类股,由于近期猪肉和鸡肉价格不断创出新高,A股市场中的相关股票也强势上涨。大江股份周一以来累计上涨7.49%,其他养殖业股票如雏鹰农牧、民和股份等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同时,碱业股的强势也没有因为大盘的下跌而终结,青岛碱业逆市上涨13.47%。

    此外,由于24日创业板指出现报复性反弹,也使得一些创业板股票在统计区间内跑赢指数。统计显示有101只创业板股票相对上证指数出现正收益,占比达45.7%。

    防御板块不再是“避风港”

    上述带有特殊题材或概念的股票,大都属于可遇而不可求的品种,数量少,不确定性大,普通投资者很难抓住。那么,操作可行性比较大的防御类股票,其相对收益又如何呢?

    本轮指数的下跌自4月中旬开始,这段时间里,传统的防御类股票——食品饮料、公用事业、商业贸易以及医药板块等,的确表现出或多或少的防御效果,这其中以食品饮料、公用事业和商业贸易较为明显,而医药类股票的防御性稍差。

    统计显示,自4月19日至5月25日,上证指数累计跌幅10.76%,申万食品饮料行业累计上涨0.88%,公用事业行业累计下跌6.59%,商业贸易行业下跌7.47%,都显著小于整体指数的跌幅,而医药类股票的跌幅为10.41%,基本与大盘相当。

    另外,低估值蓝筹股也被市场看作具有较高安全边际的品种,其代表板块金融服务类股票在本轮下跌中的累计跌幅为9.30%,表现稍好于大盘。

    本周以来,当大盘进入加速下行阶段,防御类股票的防御效果则大大的减弱了。统计显示,本周前三个交易日,食品饮料板块下跌3.87%,公用事业下跌4.60%,商业贸易下跌4.84%,医药生物下跌5.40%,金融服务下跌4.34%,除食品饮料外都跑输大盘。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A股的下跌动力主要来自市场对经济下行的担忧,而防御型股票由于其业绩的相对刚性而成为资金在市场下跌段的“避风港”。然而防御并不等于不下跌,在市场下跌的初期,资金的买入动作使得这类股票比较抗跌;然而进入下跌的中后期,资金配置结束后,这些股票的实际防御效果就会下降。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空仓仍是最好的防御手段。(申鹏)

    商品反弹步伐继续

    25日,国内商品期货全天维持震荡走势,但整体反弹趋势得以保持。目前来看,美元反弹以及欧洲债务问题再次浮出水面,可能会对大宗商品上涨带来阻力,但因商品自低位的回升已经较好地带动了市场人气,商品整体回升的步伐仍可能继续延续。

    从市场表现来看,25日国内商品走势缺乏明显动力,但整体上仍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格局。沪铜、橡胶领涨大盘,对需求的良好预期提振了盘面。截至收盘,仅有豆粕、菜籽油和燃料油期货等少数几个品种下跌。值得一提的是农产品,各品种分化依然存在,对干旱题材炒作的降温也令行情出现调整。

    应当说,相对于外盘,国内市场要更为平稳,期价更多地表现为整理格局。受制于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国内继续收紧流动性的政策预期依然强烈。分析人士指出,正是加息预期的强大压力,使得国内商品市场走势一直相对克制。不过,国内市场很难抗拒最终来自外盘上涨的带动,而市场人气的恢复也为商品延续反弹提供了条件。但是当前最紧要的依然要看外盘的走势指引,外围市场的变化将改变市场原有预期,行情波动风险仍在。(胡东林)

    两市B股震荡下跌 

    25日,沪深A股未能延续前日的反弹,震荡走弱。当日两市B股也跟随A股下行,个股跌多涨少。其中上证B指收于290点整数关口下方,接近4月28日暴跌的低点281.01。

    截至昨日收盘,上证B指报收287.40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4.16点,跌幅为1.43%;成交额为2.89亿美元,较前一交易日显著放大。深证B指当日报收730.89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6.41点,跌幅为0.87%;成交额为1.71亿港元,较前一交易日萎缩超过四成。

    个股方面,当日共有102只B股正常交易,其中82只收跌,2只收平,仅有18只上涨。

    AB股折溢价方面,两市86只A+B股中,B股与A股的比价均处于折价状态。折价率超过50%的个股有51只,其中ST中纺B的折价率最高,为78.53%;此外折价率比较高的还有氯碱B股、ST天海B、双钱B股和鼎立B股,其折价率均超过了70%。万科B的折价率最低,为3.46%。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市场环境整体较为恶劣,并没有任何止跌的迹象,预计后市仍将维持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