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产调控力度仍然不减的当下,杭州金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申请破产的象征意义无疑更大于其实际意义。
因是本轮调控以来首个公开申请破产的房企,金星房地产的“倒掉”引发了业内的强烈关注。本报记者在杭州的调查显示,金星房地产的困局与其母公司浙江中江控股集团的抽血不无关系。
鲁中晨报全媒体记者 张顺军 发自杭州
4月11日,余杭区法院向本报证实,该院的确已经受理了金星房地产的破产申请,按照司法程序,接下来将对其进行资产清算。
金星房地产在余杭区开发的项目为西城时代家园,这一项目共分3期,前两期均已交付,只有三期没有按时交付。
东家抽血?
余杭区房地产管理处主任、余杭区房地产协会会长尤初阳向本报证实,西城时代家园三期房子基本售罄,从这点来讲,金星房地产的破产并非是宏观调控持续的结果。
尤初阳说,金星房地产的困局源于其母公司浙江中江控股的拖累。尤初阳说,金星房地产三期的部分销售款疑被中江控股转走,具体情况法院还在调查之中。
公开资料显示,浙江中江控股是一家以香料香精、船用防污漆等为主业的公司,其实际控制人为俞中江。
尤初阳告诉本报,金星房产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在余杭属于规模较小的房地产公司,2008年,中江控股接手金星房产。虽然后来金星房产的股权几次易主,但知情人士称,其实际控制者仍为中江控股。
值得关注的是,在货币政策紧缩之后,俞中江的多个项目无力运转,只能依靠民间借贷维持。2012年年初,俞中江因资金链断裂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了公司资不抵债的情况,并申请破产保护。据媒体报道,即使把俞中江的所有资产都抵押变现之后,还有约30亿元借款缺口。
杭州当地市场人士分析,金星房地产的困局或源于东家中江控股的抽血,最终导致无力建设,从两者申请破产的时间点来看,较为吻合。
4月11日,本报记者拨通了俞中江的手机求证这一问题,不过在听明记者的身份后,俞中江便匆匆挂断了电话。
个案还是不祥征兆?
对于金星房地产的申请破产,当地市场人士更愿意将此看做一个个例。本报记者咨询的几家房地产公司均表示,此事没有对他们的销售带来影响。
在西城时代家园的附近一家楼盘,售楼人员表示,去年以后房源基本售罄,下月将开新盘,当前咨询的购房者较多。
尤初阳对本报称,余杭区共有大小房地产企业200多家,运行都比较正常,“市场没有受到这一事件的影响”。
本报从多家房地产企业获悉,今年三四月份的销量有所回暖,不过价格仍没有提升的空间。尤初阳称,余杭区当前房地产均价大约在七八千元,而调控前均价超过万元,房产企业目前大多也是以价换量消化库存。
本报获悉,余杭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为此专门成立了协调小组。11日,本报记者在西城时代家园的售楼处看到,工作人员正在打扫以及清理杂物,相关人士称,区里12日将派人进驻。
余杭区政府此前发给三期业主的短信显示,西城时代家园三期后续各项工程将陆续开工,其中去年底和今年6月底到期房屋所涉工程力争7月底前完工。同时,区政府将依法保障业主办理三证的权利。
对于这一事件,当地也有担忧的声音。有市场人士表示,外界对首例房地产企业的申请破产都比较关注,这可能会加剧市场的观望氛围,严重的话将影响市场的销售。有不愿具名的房地产企业负责人甚至表示,资金链绷紧的房地产企业并非金星一家。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