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房产成遗产 是福 是祸

中国江苏网4月5日讯 遗产是逝者留给生者的财富,是希望这遗留下来的财富能帮助生者更好地生产、生活。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状态下,很多老人希望能给孩子留下点什么,但是,留给孩子财富时,怎样才能对孩子有益无害呢?谁又能保证留下来的是福而不是祸呢?在徐州贾汪法院采访中,基层法官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两个现实的案例。

  二老遗产 二儿子婚房大孙子能否继承

  案情回放:老吴生前有两儿、两女,两个女儿成年后均已远嫁他人,平时也常来看望;两个儿子,老大身体健壮,一表人才,老二在十几岁的时候因为一场车祸造成下肢残废,体弱多病。老吴夫妻为了能为两个儿子娶上媳妇,一辈子辛辛苦苦。1982年,为大儿子建了一处新房,娶了媳妇,老大开始单门独户地生活,并生育了两个儿子小明、小亮;让老吴两口不放心的是老二,为了能更好地照顾这个儿子,老吴夫妻一直和老二生活在一起。后来,老吴也将自己与老二一起生活的房屋重新翻建了一次,为老二娶了媳妇,并生育了两个女儿小梅、小娟,再后来,老二又找人将门前的过道翻建了一次,一大家人在这个小院内其乐融融地生活着。

  可是体弱多病的老二最终还是先走了一步。老二走后,妻子也改嫁他人,老吴两口无奈带着两个孙女艰苦度日,一晃就是十几年。去年,老吴老两口也双双离世。去世的时候,老吴立了一份遗嘱,将自己生前居住的房屋交由小亮继承,原因是老大有两个儿子,只有一份宅基地,这几件老房子留给小亮就是希望能给小亮留一份宅基地,让他能重新翻建一下房屋好介绍对象,成家立业。

  当老大正打算给小亮翻建房屋的时候,老二的二女儿小娟站了出来,说这几间房屋是爷爷、奶奶留给自己父亲的,这是自己从小到大生活的房屋,怎么就成了他人的呢?更况且父亲也为这几间房屋出了力和钱,因此这几件房屋应是父亲留给他们的遗产,爷爷所立遗嘱无效,小亮无权处理。

  两家人因为这几间房屋的归属问题争论不休,最终小亮将自己的堂姐小娟告上了法庭,两家的纷争逐渐升级。

  法庭审理:案件到法庭后,主审法官十分重视,多次到案件争议的房屋所在地的国土部门及房产管理部门访查土地权属情况及房屋的登记情况,并到村委会去了解此案矛盾问题产生的根源。通过法庭调查,案件事实很快被查清,此份宅基地使用权在新农村土地使用权普查的时候,由老吴变成了小梅,原告起诉的被告主体不适格,小亮申请撤诉。然而,小亮撤诉并不能让事情彻底解决。再次走访老吴所在村委会的时候,审判人员了解到一个新情况,成为了案件的转折点:原来,小梅、小娟已经出嫁,自己本无心要强留这份宅基地,但是伯父在打算翻建房屋时不仅没有和二人商量,而且把他们遗留屋内的物品清理出去焚烧掉了,现在又将此案起诉至法院,这大大伤害了两人的感情。了解到这一点,法官当即找到小亮父子,妥善的协商胜过于对簿公堂。法庭再次组织双方当事人协商此事,最终案件得以调解结案,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赢。

  老宅倒塌 宅基地成了孙辈们的香饽饽

  案情回放:张云、张亮是叔伯兄弟,两人的爷爷去世的时候遗留下来两间老房子,关于这两件老房子的归属问题,两家人是闹得不可开交。先是为了房子内的财产分割问题两家人大打出手,张云的儿子被张亮的儿子砍成轻伤、张亮的儿子被判刑入狱三年;后是因为房屋归属问题两家人又互殴起来,两家人各有两人被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但是这么大的代价,并没有使两家人最终平息。

  六年后,给张云儿子介绍的第一个对象因为张云没有给儿子盖新房而告吹,这让张云意识到必须再有一份宅基地才好解决儿子的终身大事问题。可是只有一份宅基地的张云哪有地方给儿子建新房呢?这时,张云又打起了爷爷遗留下来的那份宅基地的主意。两家人的关系就又紧张了起来。就在两家人又开始争这两间老房子的时候,一场大雨淋倒了老屋,剩下的只是一份宅基地。这让张云眼前一亮,他直接刨掉了老宅子上的树木打算建新房。张亮哪能同意,一纸诉状将张云告上法庭,诉称张云侵害了他对树木及房屋的继承权,要求张云返还其应得的树木并要求张云停止建房。

  法庭审理:因为张云、张亮经常因为房屋继承的问题到法庭来反映问题,所以也算是法庭的“常客”,因此法庭的工作人员对两人的矛盾根源十分熟悉。案件立案后,主审法官当即与村委会联系,到案件现场进行勘验,了解到,张云所砍的几棵树的确是栽种在爷爷宅基地上的。爷爷去世后,应当成为遗产进入继承程序,并且张云的确开始为建房购置了建材。如果简单地根据张亮的诉求来处理这起案件,并不能解决双方之间的矛盾,毕竟张云需要一份宅基地。可是根据法律的规定,农村的房屋可以依法进行继承,继承房屋即取得宅基地使用权;但是如果房屋不存在了,单单继承宅基地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因为此时宅基地应由集体收回再重新分配。因此这就需要法庭进一步去协调,争取能将这份宅基地重新分配给张云,同时,法庭还希望张云取得宅基地后能给张亮适当的补偿,以彻底缓和两家的纷争。然而,两家的积怨太深,法庭多次调解终无结果,法院只能依照张亮的诉请判令张云返还树木折款350元。张亮建房的宅基地归集体所有,张亮主体不适格,驳回其要求张云停止建房的诉讼请求。与此同时,村委会作为土地的所有人要求张云停止建房,待其符合当前法律法规规定的建房条件时再行申报,村委会将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此份宅基地的归属问题。

  主审该案的法官告诉记者,这两起案件均是因为遗产引起的。对于遗产的处理应早打算、早安排,如果孩子较多就将遗产分配均匀,立好遗嘱,最好是在立遗嘱的时候能当着所有孩子的面,并给他们讲清楚,不要因为这些财产产生不必要的纠纷,伤了兄弟之间的情谊,同时也能让逝者安息。

  法官建议,最好能将立好的遗嘱进行公证,避免将来出现多份遗嘱再发生纠纷,因为公证遗嘱在遗嘱中的效力最高。

  关于房产的处理法官还建议:在城市,如果房产作为遗产,对于一方确实急需房产,另一方并不急需的情况下,建议急需房产的一方主动与对方商量,并主动给予对方经济补偿,用和善的方式解决纷争。在农村,老人如果遗留下来的是房屋,可以继承;如果房屋已经倒塌,现在只有宅基地的,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宅基地是不能继承的,应收归集体所有,由集体再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