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坦陈“房地产调控的阻力相当之大”,“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一些地区房价仍旧很高。”他表示,“我们调控的决心坚定而不动摇”,“调控不能放松,如果放松,将前功尽弃,而且会造成房地产市场的混乱。”总理这段表述内涵丰富,寓意深刻,这是总理在过去半年不到的时间里,第六次就房地产调控作出掷地有声的回应。
这是对加强楼市宏观调控的一次信心喊话。今年以来,进入深水区的房地产市场,反调控的阻力和干扰日益强大。十多个城市相继释放出试探性的气球,探测决策者的底线和决心。此起彼伏的放气球过程中,市场出现了诡异的噪动,有的地方成交量旱地拔葱,局部地区价格也诡异上涨,有人开始为“转向”狂呼。这股反调控的“二月逆流”从一开始就让决策层警惕。芜湖市龙年“救市”第一枪打哑之后,各地的“新政”有的胎死腹中,而抱有侥幸之心的则露头就打。
以邻为鉴。上世纪80年代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升值刺激境外资金大规模流入,国内国外的资金都在炒楼,在地价楼价狂飙的岁月里,每个人都见证并相信房价会永远上涨。金融系统对房地产领域的过度放纵和煽风点火,烈火烹油,助长泡沫膨胀和破灭。以至于,著名的野村证券甚至在世界各大报纸杂志上刊登广告和软文,为日本只涨不跌的高房价“背书”。每个受益者都在为日本泡沫经济保驾护航。但是泡沫破灭的一刹那,那些曾经的受益者都被一网打尽。曾一度最具全球竞争力的技术、勤奋的劳动力和高储蓄率等优势不再,日本经济一蹶不振。而差不多同一时期的美国——但凡滋生过房地产泡沫的地方,都没有逃得过泡沫破灭的宿命和魔咒。
这也是对房地产企业及其相关行业的一次警告。中国房地产市场繁荣已经持续十年,过去的多年间,房地产行业成为中国经济双位数增长的引擎,一线城市地价房价出现了10倍以上的涨幅。经过两年“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稍有遏制,但价格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温家宝总理说“一些地区房价仍然很高”。笔者以为,这“一些地区”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一线城市京沪穗深,这些地区是中国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集中地,自然也成了地产开发商们的主战场。当然,也有明智如恒大、碧桂园者,退出一二线城市,转战三四线城市,转战民生地产,顺势而为。尽管楼市调控角力进入深水区,但很多地产大鳄仍然坚守在“一些地区”,“做梦都渴望房地产调控能松绑”。他们信誓旦旦称“中国房地产市场无泡沫”,“房价下跌很危险,跌30%中国经济就崩溃”,他们寄望把中国房地产市场变成一个超级赌场,希望政策“转向”,再度拉升市场后胜利大逃亡,“我走后哪管洪水滔天”,最终套牢全中国。2011年度上市房地产企业的惨淡年报也许是对他们一记耳光。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