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渠道太狭窄,应合情、合理利用小产权房
地产中国网:我们发现,今年有关房地产的提案很少,请问这是什么原因?您今年的提案又是什么?
郭松海:房地产提案少,我想一方面是因为房价增长有所减缓,房地产调控效果有所显现;另一方面,房价问题纠结这么久,提案很多,但真正落实、采纳难度很大,各种利益博弈使调控政策很难设计。但是,我今年的提案主要是与房地产相关,一个是建议把房价调控到合理目标,把房价回归到合理的区间;再一个是建议调整调控政策,培育普通商品房市场;还有一个是要合法、合情、合理地处理好小产权房问题。
地产中国网:之前看过您关于小产权房的提案,但小产权房今年将成为被清理整顿的重点,您提出给小产权房正名,原因是什么?
郭松海:有很多工薪阶层,例如在城市里打工的群体,因为市区房价太高,租赁价格也很高,被迫到农村、城乡结合部去买房,结果市场的需求形成了大量小产权房供不应求。而我们看到,有很多小产权房它本身的建筑、设计、设施、设备,包括环境乃至售后的物业管理和周边商品房小区相差无几,而且大量购房群体已经住进去了,所以他们的生活质量也不一定比商品房差。因此,我们不应该回避这个问题,应该依法、依理、依情地处理好这个问题。
地产中国网:可是,为小产权房正名,会与楼市调控政策方向相违背吗?您认为现在房地产调控是否已到位?
郭松海:我个人看法是,房价现在还没有达到合理区间,房地产调控是不能终止的。但调控应该是多渠道解决问题,走一条独木桥是难以走通的。从目前来看,我们的渠道太狭窄了,自己被自己卡死了。比如小产权房大量存在,而且有大量小产权房继续在建。如果现在地方政府建保障房缺钱、缺地,那么不如利用小产权房的成熟社区作为补充。当然,居住者应该补交出让金、补交税费让它转正,这是比较现实的。对于那些建起来还没有出售、出租的小产权房,也可以把它转成保障性住房,这将减少地方政府的压力。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