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两会热议 房地产调控将何去何从

 随着2012年全国两会的召开,房地产相关话题又毫无悬念地成为最受关注的热点议题。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关于房地产的热议,侧重点主要在,楼市调控之下,房价还会继续下降吗?如果下降,会到怎样的程度?

  2011年,全国楼市在经历了一场“寒冬”后,2012迎来了“小阳春”。在这样的市场走势下,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楼市的严厉调控,各地房地产商也采取了各种降价措施积极应市。购房者尤其是刚需购房者,都有点按捺不住出手买房的冲动。据调查,大部分刚需购房者都表示今年内计划买房,但大都还在观望两会后国家会不会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房价下跌。

  今年楼市调控还会继续吗?会不会有大的成效?政府还会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引导楼市进一步健康发展,这些问题不仅购房者关注,同时也是两会委员们讨论的热点。

  全国两会热点前瞻:房地产调控话题关注度第一 中国广播网

  全国两会开幕在即,前瞻两会热点。《证券时报》网近日推出的2012年“网友最关心的两会议题问卷调查”显示,在十大调查话题中,房地产调控以占总投票数14.92%的比例成为关注度第一的话题。当然,人们最关注的应该还是房地产调控的未来走向。

  楼市调控纠结中坚守 代表委员“激辩”调控 经济导报

  中国“两会”大幕刚刚正式拉开,此前在各种问卷调查中高居关注度榜首的“楼市调控”话题,已经在代表委员中讨论得热火朝天。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现在房价只是稳定在一个水平线上,没有降下来,老百姓还是买不起房。楼市宏观调控政策还应该加把劲、加把火。

  开发商期待政府楼市调控两会给出“风向标” 中华工商时报

 

  两会前夕房地产市场一连串的动作令人关注,除了一些地方政府半遮半掩通过契税补贴等动作对“限购”放出松动的试探性动作,房地产商也纷纷“上书”,呼吁政策调整。当前楼市各方利益诉求强烈,今年两会期间,中央政府对下一步房地产调控给出什么样的判断已经成为当下社会极为关注的焦点。

[次页标题= 导航短标题=] 房地产调控广受关注 事出有因

  非常时期营销非常规出牌 楼市成交非正常回升 羊城晚报

  有关机构调查显示,近几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南京等大城市的楼市成交量正在稳步回升。促成这波活跃行情的原因,除了信贷等大环境相对宽松外,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商家以“非常规”的手法积极营销,比如一成首付、员工价、团购价等。在“刚性需求挤压与释放”及“商家大力度促销”这两个特殊性下,此轮成交量的回升难言正常。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楼市有待实现四大"合理回归"  羊城晚报

  70个大中城市房价全面“停涨”、房企不断退市、不断有“大佬”陷入资金危机。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楼市有待实现四大“合理回归”。住房价格从“暴涨暴跌”回归到“稳步运行”。行业利润从“一本万利”回归到“合理利润”。产品属性从“投资产品”回归到“居住产品”。市场结构从“商品房独大”回归到“两条腿走路”。

  购房者置业备受纠结:2012年房子买还是不买?  京华时报

  买还是不买?每到新年伊始,类似的话题总是让购房者备受纠结。而对于2012年这个特殊的年份,这一难题回答起来更为困难。一方面,调控政策继续坚持的定调使得楼市看不出政策放松的信号,另一方面,经历一年多的调整,北京一些区域的房价已经出现松动下降的迹象,销售人员的热情似乎也让看房者难以抵挡。

[次页标题= 导航短标题=]两会各方发言 提议房地产调控改善方案

  温家宝称要继续做好楼市调控 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财经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年度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温家宝指出,要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孙太利:全国两会召开 尽快健全住房保障机制 中华工商时报

  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庆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太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我国正在大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保障性住房是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

  王健林两会提案:首套房房贷利率恢复7折优惠 京华时报

  房地产调控是各级政府、企业、群众都十分关心的事情。本轮调控已进行两年,在各级政府使出限购限贷等行政手段的杀手锏后,投机投资行为基本绝迹,房价停止上涨,多月环比下降。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增幅大幅下降,调控达到一定目的。

  山东省政协委员:控制高房价 要让百姓有房住 齐鲁网

  “国家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已经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各地的房价普遍稳中有降,不降的话也是比较平稳,涨升的幅度得到遏制。”虽然房价得到了相应的控制,但是目前的房价对于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而言还是比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