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开幕式,身穿黄色袈裟的全国人大代表、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一出现在人民大会堂广场,就遭到了各路记者围追堵截。“少林寺的经营是否出了问题?”、“少林寺景区现在的游客情况怎样?”步步维艰的释永信并未回答记者的相关问题,只是一直反复低声回应“谢谢”、“不好意思”。从停车区到大会堂门前短短不到3分钟的路程,释永信花了将近15分钟时间。
近年来,少林寺在方丈释永信的带领下,做出了一系列改革,并因此倍受争议。而在同样倍受争议的房地产业中,由于开发商层出不穷的奇思妙想与释永信有一拼,所以一场楼市“少林传奇”悄然上演。
先睹为快
财富·开发商与少林寺都太有“财”了
开发商应该乐善好施一点,而少林寺则该降低收费门槛,免得被世人评论为:“他们实在太有‘财’了!除了‘财’,他们几乎已经一无所有。”
开光·滨湖名邸办金刚法会为楼盘开光
2007年5月12日,武汉市滨湖名邸二期玺园封顶之际,举行了一场“福瑞2007金刚法会”活动。开发商特邀宝通禅寺隆醒大师现场为楼盘开光。
功夫·开发商欲招少林武僧“保家护院”
少林寺和房地产没得比,开发商手下如果没有一帮会功夫的弟兄,谁来帮拆迁?谁来料理闹事业主?所以我公司常年招聘“退役”武僧,待遇绝对优厚。
双簧·天府江南开发商与物管互推责任
成都天府江南业主唐先生因房屋漏水迟迟无法入住,唐先生为此和开发商及物业管理部门交涉近五十次,两个部门都是百般推脱,一直推来推去就是不解决。
挂名·南昌一集资房挂名为商品房
南昌市南供昌北住宅楼,因政策变动,集资房被挂名为“定向”商品房,但没有卖出一套,导致其开发商因捂盘惜售而位列国家八部委通报的26起整治典型案例之中。
上市·昌盛中国地产上市搁浅
2008年,受股市震荡和政策紧缩的影响,原本计划在1月31日挂牌交易的昌盛中国突然在1月23日宣布押后上市。
楼市“少林传奇”之双簧 上海开发商与物管互推责任
事件地点:成都
事件影响:业主有家不能住
据网友曝料,许多导游与少林僧人大唱双簧,极力游说香客上香、请佛,从中收取高额提成。对此,少林寺对外“发言人”表示,少林寺是由景区统一管理,对这些事情方丈也很头疼,但他控制不了。而在楼市中,开发商与物管互相推诿,对唱双簧的事已经屡见不鲜,业主除了头疼,却又无计可施。
2007年8月,成都市民唐先生接到天府江南小区开发商的收房通知,但却迟迟无法入住。原来,唐先生发现房屋漏水问题严重,房屋里形成的水渍越来越大,从墙角扩散到屋顶,将洁白的墙壁“染”成了土灰色。
此后的两个月里,唐先生和房产开发商及物业管理部门交涉近五十次,两个部门都是百般推脱,一直推来推去就是不解决。就在这一时期,该小区又有许多业主反映墙体外保温开裂、主卧墙体渗水、地面多处开裂、小区绿化不符合宣传要求等诸多问题。
一位60多岁的老业主称,开发商的宣传资料上写着附近有植物园、空气好、楼盘又有水景,满足成都人亲水情节,非常适合老年人居住。可现在水景里面积满了污水,甚至泛着“绿毛”。
家里卫生间是楼上往我家漏水,我家往楼下漏水。反应好多次,问题就是不给解决。现在都不想要这房子了!
点评:开发商为了满足业主的亲水情节,把卫生间都做成 “水帘洞”了,实在是厉害。只可惜业主们不是孙猴子,都不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楼市“少林传奇”之开光 滨湖名邸办金刚法会为楼盘开光
事件地点:武汉
事件影响:寺院背上商业化缘困惑
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曾经率众高僧给10个手机号开光,共拍出32.15万元用于慈善事业。此举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许多人认为这种方式虽然新颖,但商业色彩浓重,是借功德之名助长迷信,有辱佛门。其实,为手机号开光还不是最新奇的,武汉还有开发商为整个楼盘开光的呢!
2007年5月12日,武汉市滨湖名邸二期玺园封顶之际,举行了一场“福瑞2007金刚法会”活动。开发商特邀宝通禅寺隆醒大师亲临现场为楼盘开光。
据了解,滨湖名邸二期玺园前临宝通禅寺,后靠御品洪山菜苔产地,是该地段惟一的高尚住宅区。活动当天,开发商推出“福有双至”优惠活动:福壹“一见有喜”,5月12日当天成交可享受8折优惠,5月13日至5月31日成交享受88折优惠。福贰“做邻有礼”,5月12日至5月31日,凡滨湖业主推荐新客户成交,可获赠其购买单位一年物业管理费,新客户购买单位总房款额外优惠3000元。
该小区一位业主表示,开发商利用人们的崇善心里,将佛祖与商品房搭桥,创了商品房销售的新河。但愿开发商乐善好施,能将利润的一部分用来扩建、重建寺院,省却寺院主持们的化缘劳累。
点评:大师开过光的房应该叫“开光房”。如果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善男信女们就能受到佛祖的保佑,那么一旦房子出现质量问题,佛祖岂不是要与开发商同背骂名?
楼市“少林传奇”之上市 昌盛中国地产上市搁浅
事发地点:香港
事件影响:打乱了昌盛中国的财政安排
前不久,有消息称,登封市政府正在酝酿推动嵩山少林旅游集团在香港的上市。虽然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对少林寺上市的消息做出了澄清,但是关于上市的议论并没有终止,就像楼市的上市消息,永远千变万化。
2008年,受股市震荡和政策紧缩的影响,原本计划在1月31日挂牌交易的昌盛中国突然在1月23日宣布押后上市。直到最后期限已过,公司也未启动上市。
据昌盛中国内部有关人士透露,1月22日香港和A股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二”,港股暴跌2000多点,创下2001年9月11日后的最大跌幅纪录。尽管此前昌盛中国已将集资总额预算由23亿至31亿港元下降到8.3亿至11.28亿港元之间,却仍然无法抵挡股市震荡带来的影响。第二天,昌盛中国立即叫停上市,直到3月20日这个最后期限已过,公司仍未启动上市。
上市没有成功将会对昌盛中国造成较大的影响。上市之前,昌盛曾引进高盛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后者持有昌盛集团2.01亿元可换股债券。中原证券分析师魏博介绍说:“如果上市成功,投资人可将手中债券转化成股份,如果上市未成功,投资人和被投资人将变成债务关系,被投资人需偿还借款。”这也是对公司资金问题的一种考验。
点评: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原本打算通过上市获得更大利益,没想到时运不济,上市未遂,让自己陷入生存的困境。看来,要想赚钱,时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啊。
楼市“少林传奇”之挂名 南昌一集资房挂名为商品房
事发地点:南昌
事件影响:开发商被国家八部委通报
继澄清少林寺上市传闻后,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又就他的制片人、投资人身份做出了解释,称其制片人、投资人身份只是挂名,从来没有参加过。其实,与少林寺方丈的挂名相比,楼市的挂名似乎更值得探讨。
位于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一名叫南供昌北的住宅楼,因政策变动,集资房被挂名为“定向”商品房,但没有卖出一套,由此导致其开发商江西鸿瑞置业因捂盘惜售而位列国家八部委通报的26起房地产整治典型案例之中。
据了解,住宅楼的地皮原来属于南昌市供电公司,因单位很多职工没有住房,单位领导决定在自己的地皮上建房子,建房款由272名无房职工集资,单位委托江西鸿瑞置业负责开发建设。2002年,272名职工每人交了11万元建房资金。后因政策变动,国家不允许单位集资建房。建设中途被迫停工后,单位将地皮重新置换,并补办了相关手续,将集资房变身为所谓的“定向”商品房。
江西鸿瑞置业一知情人透露,住宅楼在2007年1月已具备销售条件,但南昌市供电公司职工要求以房子的成本价格予以购买。由于房子的成本价格迟迟没有算出来,不能确定房子的销售价格,导致房子没有卖出一套。
旁批:将集资房挂名成商品房,这种方法是不被准许的。楼市中挂名的案例大概不止这一个吧,小心也被通报批评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