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微调不断
2012龙年春节过后,围绕房地产政策的走向首先上演了一场地方政府“救市”大戏,2月1日,安徽芜湖市政府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保障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若干意见》,并于2012年2月9日正式发文,执行时间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该文件中包含契税100%补助、特定面积及特定人群购房补贴、购房落户等政策等三条意见,“引导合理住房需求,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保护了楼市的健康发展,因而被冠以“龙年救市第一枪”之名。
这次安徽芜湖市房地产新政策的出台则立即触动了市场的神经,在媒体与网络上迅速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新政策出来3天便被叫停,这让小编回想起2011年10月11日上午,广东佛山市出台了放宽限购条件的“楼市新政”,更是在出台当天晚上就被紧急叫停。
据统计去年四季度至今,有10多个城市及部门在住房标准、公积金、土地等多方面对楼市政策作出“微调”。
首套房贷利率下降
据报道,春节后,各地首套房贷纷纷下降。在北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的首套房贷款利率都已经降回到基准利率。在广东,一些股份制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的首套房贷利率甚至可以享受九折优惠。随着利率的下调,首套房贷的放款速度也大幅提高。“去年客户往往要等上一两个月,房贷也不一定能到手,现在的情况是只要手续齐全,一两周就能办好。”建行人士也证实了放贷速度的这种变化。
继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2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金融机构向市场释放了4000亿元的流动性,拥有4000亿元资金流入市场。这次下调已经是存款准备金自去年12月以来的连续第二次下调,上次下调还有全球六大央行联手救市的背景,两次下调让存款准备金率从21.5%降至20.5%,8000亿元资金进入市场。
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虽然不是定向放松严控了两年的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贷款,但可以使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环境稍为宽松,有助于开发商恢复信心。
面临严峻考验的地方财政
部分政策的变动被认为属于“例行动作”。这不禁让人联想连篇。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对于国民经济尤其是地方经济的影响。抛开土地出让收益及依附于房地产行业的各项税收对地方政府的重要性不谈,单说房地产行业本身是个关联度极高的行业,直接带动着上下游60多个产业的兴衰,房地产一旦崩盘,则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将会受累。
据资料统计,2011年上海土地出让收入1491亿元,是2009年后再次居首。北京、苏州、天津、重庆,紧随其后。而2011年上海地方财政收入3429.8亿元,土地收入占43.5%。2011北京地方财政收入3006.3亿元,同期土地出让收入1233.68亿元,占地方财政41%。平均计算上述5城市2011年财政收入对土地出让依存度超过30%。这还算是少的,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破3万亿元,当时北京土地财政比例甚至达到50%以上!
尤其严重的是二、三、四线城市,2011年沈阳土地出让630.5亿元,居全国第七,一般预算收入只有621亿元,大连2011年土地收入529.3亿元,居全国第十,一般预算收入却仅651亿元。
受制于财政压力,地方政府存在弱化执行限购等调控政策的利益驱动。
温家宝总理近日所强调“房地产调控目标一是促使房价合理回归不动摇,二是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在不少专家看来,在此轮调控中,“遏制房价快速上涨”的目标已初步达到,有利于“房价合理回归”的动力也在增强。
那么是否就可以预见,2012,其实正是房地产复苏的春天?(文 郭志强)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