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温州立人赌局揭秘:房地产矿业投资无法回笼

“敢于借别人的钱,发自己的财,花1万就会赚10万,花了10万,就能赚100万!”2月7日,在浙江温州泰顺县育才初级中学的一间简陋的教工宿舍,纪旭钱(化名)向《华夏时报》记者回忆当初称,过去几年温州立人教育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人集团)常务副董夏克定就是这样鼓动他们出钱入股或借钱给立人集团以及其旗下的各公司。

40多岁的纪旭钱,2006年被招聘进育才中学,自学校控股股东温州立人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顺生去年11月份宣布无钱还账后,这位拿出自己赚来的钱,再从亲戚朋友、银行借来74万元都投到立人集团的初中老师一直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被房地产拖累

“没出事前,立人集团在泰顺没多少人知道,公司在本地也没有纳税记录,但立人旗下的育才学校很有名气,大家都知道。”泰顺县宣传部副部长洪周荣说,“育才确实为泰顺的教育做了很大贡献。比如初中升高中,以前泰顺每年有一两个考得上温州中学,现在每年有十来个。”

立人集团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金3.2亿元,法人代表董顺生,是一个经营范围涵盖教育类投资与建设、房地产开发、矿业投资的综合性产业集团。

归属立人集团的泰顺县育才高级中学是1998年创办的,由董事长董顺生和另外6名股东各出资10万元租用一个陶瓷厂开办起家,第一学年招生220人。

“1998年以前,泰顺县的高中升学率一直不高,学校开办第一年招生还不错,可是由于学生不太适应学校的封闭式管理,加上百姓对民办学校学历的怀疑,学校第二学年只招收了160人,经营出现亏空。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了民间借贷。”立人集团独立董事雷小草介绍说。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立人集团于2001年开办了育才初中,2003年开办了育才小学和育才幼儿园。

“到了2005年,光靠学生的学费和民间的少量借贷已经无法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了,董顺生开始寻找出路,决定向外投资,填补学校的亏损。立人集团先后涉足房地产、煤炭等行业,确实获得了盈利。但这些盈利主要支付了学校的负债和多年来的借贷利息,每年利滚利,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雷小草说。

在温州立人教育集团有限公司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告(第2号)上(以下简称“第2号公告”),记者注意到,立人集团在江苏、河北、上海、河南等地投资房产项目近10个,面积近600亩。其中六个项目分布在江苏,一个在上海,河南2个项目,房产部分项目处于待建或扫尾阶段。另一大投资项目是矿业,共有6个矿业项目,集中在内蒙古和贵州。

雷小草分析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造成投资失败,一是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得集团名下的许多房地产项目跌入卖不动的困境,资金无法回笼。二是集团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投资的煤矿产业,由于提倡节能减排,今年新出的“限产”政策严格控制了煤炭产量,今年仅100 万吨,无法取得预期的回报。三是受温州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人心恐慌,民间借贷“资金池”枯竭,导致资金链断裂。

消息称,当地官员有直接或通过中间人将资金放在立人集团拿高息,当地一官员面对本报记者提到这种现象不置可否,他说:“这方面我们还没具体掌握,在泰顺的公务员每年的工资加起来才3万-4万,如果放在立人那5万,可拿3-4分利息(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