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增加近4成
保障房成唯一签约量上涨房源
“我就看上90多平方米这三居了,住着应该挺舒服!”2011年11月29日,朝阳区王四营化工路北侧的建工双合家园迎来了东城区的选房业主。从当天早晨7时起,家住东城的1000多户市民陆续到达保障房现场选房,崔大哥挑上了一套三居室,终于解决了他家的居住困难。
在住房保障体系的推动下,崔大哥成了去年能够顺利选房、签约的被保障市民之一。来自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显示,去年一年,本市保障性住房签约3.2万套;签约量同比增长38.5%,和其他类型房源签约量相比,是惟一正向增长的数据。
据了解,从去年启动的人才公租房和面向社会公开配租配售的公租房签约量并不属于这次的数据统计范围,因此这3.2万套保障房均为经适房、两限房及定向安置房等配售类房源。
据北京房协秘书长陈志预测,2011年的北京房地产调控政策,将对此后若干年的房地产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北京去年年初制定了20万套的保障房开工目标,但随后以超过23万套保障房开工的结果超额完成任务,这意味着在以后几年,保障房的交用量会大幅攀升,本市的住宅供应结构将明显改观。”
均价下降11.3%
“稳中有降”兼顾不伤刚需
去年年末,“赔本卖房”成了龙湖时代天街这一项目最好的广告。这个位于北京南六环大兴区的普通住宅,在去年11月以每平方米1.18万元的低价入市,成为“京十五条”出台以后首个“日光盘”项目。如果往前倒一年,2010年年末大兴区域均价达到每平方米1.9万元,时代天街的位置虽然不如单价1.9万元的楼盘位置好,却成为了京城出现“万元楼盘”的标杆。
去年3月底,本市公布了年度房价控制目标——新建普通住房价格与2010年相比稳中有降。作为衡量标准,2010年的新建普通住房的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14847元,而2011年的新建普通住房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13173元,比2010年的价格下降了11.3%。
据统计,去年全市新建普通住房签约量为7.8万套,占到全市新建住房成交总量的86.2%。以房价下降幅度计算,一套不足60平方米的普通住房,去年的价钱要比前年便宜了10万元左右。
“这意味着,新建普通住房价格稳中有降的目标已经顺利实现。”陈志说。
另有数据显示,在“京十五条”实施后,居民家庭首次购房的比例一直保持在90%以上,全市新建商品住房的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22422元,同比上涨7.8%,涨幅比2010年回落了36.4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认为,北京住宅市场的投机、投资需求基本被挤出,刚性自住需求得到很好的满足。“从各种迹象中我们都能看到,来自各地的炒房团已经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陈志说,2011年,本市综合采取了住房保障、土地供应、商品房限购、差别化信贷和土地税收等房地产调控措施的“组合拳”,政策效果已经显现。
回落26个百分点
半数在售住宅下调售价
“春节就是‘倒春寒’,五一全没戏;金九银十全没了,去年一年是零星几家欢喜,上百家愁。”一名房地产业界人士说,这上百家不仅包括房地产商、还包括二手房中介商。
在去年一年中,本市二手住房签约量为10.9万套,同比减少了37.8%。二手房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17698元,虽然同比上涨了8.4%,但较2010年涨幅已经回落了26个百分点。
趁着价钱低,去年年底,小刘购买了一套大兴区西红门镇的二手房。2004年的房子,每平方米的单价不到1.5万元,让小刘很是满意。
“2009年我想买房的时候,房价就已经涨得挺厉害了,家里商量了一个月,大兴的房子就每平方米涨了2000多块。”小刘说,当时眼看着房价上涨,没存够钱的他只能先算了。
去年“京十五条”出台后,大兴的房价并没有立刻出现松动,这也让小刘继续等待。直到去年12月初,他看上了一套房主三次降价的房子,并最终买了下来。
“我们又不是买房投资,只要房子和价钱合适就成。”如今,小刘正张罗着即将在5月举行的婚礼,未婚妻小罗已经开始找设计师,一开春就装修。
监测数据显示,在通州、大兴、房山、昌平等区域,半数以上的在售住宅下调了售价,此前定价过高、涨幅过快的区域和项目正在调整价格,一、二手住房价格的涨幅回落。“住宅的定价正在趋于理性。”陈志说。
延伸阅读
普通住房与普通住宅
所谓“新建普通住房”,是指住宅小区容积率1.0以上、单套建筑面积14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其中以90平方米(含)以下住房为主,包括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
而“普通住宅”的标准用于商品房缴税,这一标准曾经在去年进行过调整,如今的标准为: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含)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40(含)平方米以下;成交单价则在标准价格之下,标准价格是按照1.8万元的2010年成交均价,视不同区域乘以一定的系数进行调整后的单价标准。(记者 耿诺)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