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中国房地产充满变数的一年。这一年,表面看似波澜不惊:尽管调控持续趋紧,可业界却很淡定;尽管成交大跌,房价依然坚挺。这一年,暗流涌动:地方政府消极执行甚至松绑调控;利益群体所豢养的专家奔走呼号;开发商以售楼处被砸破产相威胁。这一年中,利益群体及其代言人纷纷抛出种种谬论,以图混淆视听,其核心目的是干扰调控、谋求暴利。
谬论一:限购令是赶走外地人
2月16日,北京市政府推出了最严厉版的“限购令”。此政策一出,在房产业界立即引起不小的震动。广大民众即理性房地产研究人士均对此政策持强烈支持态度,而地产利益群体及其拥趸者则抛出种种谬论,以期混淆视听从而达到干扰调控的目的。在这些谬论中,以刻意煽动民众不满情绪的“限购赶走外地人”为最。
谬论二:银行取消房贷优惠将令消费者被误伤,将加重消费者负担
2月中旬,北京、上海等地先后传出部分银行收紧信贷,首套房和二套房利率分别需上浮10%至50%不等的消息。地产利益群体及其代言人便抛出消费者被误伤、加重消费者负担的谬论。
谬论三:政府是房地产最大收益者
2月份,郎咸平做客第一财经时表示:“中国涉及房地产的税是12项、费是50项,是全世界税收品种最多的一个国家。这62项税费占房价的30%~40%,这还不算出让金,出让金应该占到房价的30%~50%之间。如果把62项税费和出让金加起来,会发现我们买的房子的50~90%进了政府的口袋里————房地产商要道德干啥用?都被收走了嘛……”郎咸平之言向公众传达了一个信号,即政府是房地产最大收益者。
谬论四:限购令只是压制了需求,对房价的影响不大,一旦限购取消市场将出现报复性反弹,对消费者是误伤
两会期间,河南台兴房产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超斌委员说:限购令只是压制了需求,对房价的影响不大,一旦限购取消市场将出现报复性反弹,对消费者是误伤。
购买河北玄元基金的10大理由
谬论五:保障房建设是大跃进
5月份,任志强在复旦大学举行讲座时,炮轰保障房政策:不同意用现在这种“大跃进”的方法建设保障性住房。今天,任志强在其博客发文《啥是中国大跃进》,再次叫嚣中央政府今年出台的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是大跃进。他对保障房建设的土地、资金、生产能力提出了质疑。
谬论六:我国最终将取消土地供应双轨制
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表示,我国将按照资源市场配置的基本原则,缩小划拨地范围,扩大有偿使用覆盖面,最终取消土地供应双轨制。除军事、保障性住房、特殊用地可以继续划拨使用外,其他用地实行有偿使用。
谬论七:银行上调首套房贷是打击合理需求
10月中旬,上海、广州等地多家银行也已经上调了首套房利率。地产利益群体及其拥趸者则抛出种种谬论,以期混淆视听从而达到干扰调控的目的。在这些谬论中,以刻意煽动民众不满情绪的“银行上调首套房贷是打击合理需求”论为最,该文甚至以煽动性的语气说:“缘何对非常合理、纯属自住的第一套房贷如此苛刻?”
谬论八:限购政策过于严厉,应予调整
10月26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审议保障房建设和管理工作情况报告时表示,应调整过于严厉的限购政策。对此观点,笔者深不以为然,理由如下:
谬论九:房价跌50%是中国不能承受之重
11月11日,在2011年财新峰会上,刘明康表示,假设最坏的情况发生,即当房价下跌50%,银行的贷款覆盖仍能达到100%,虽然利息不能收回,但本金没有问题。此消息一出,立即在房地产业界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质疑刘明康的说法,称房价跌50%银行肯定承受不了,有人说房价下跌50%,中国经济会受重创,甚至有开发商说,“房价跌50%就跑路,但肯定是银行先死”。
谬论十:春节后政府将救市
日前,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参加第一财经频道《头脑风暴》节目录制时表示,政府可能会在春节后救市。
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