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上午,在2011中国(深圳)住交会CIHAF2011未来城市与地产高峰论坛现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先生做了题为“从当前宏观经济看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模式和方向”演讲,以下是这次演讲的详细内容。
侯云春:各位朋友、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我这个题目是命题作文,这么大的题目我讲不了,但是既然命了这个题,我也简单说说我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时近年终,再过20多天,我们就要告别2011年,跨入新的一年,在这个时候,经济的走势,房地产的发展再度聚焦了人们的目光,成为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从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开始,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经济结构的深入调整期,新产业革命的酝酿期,同时也进入了一个经济秩序、经济体系、全球治理和社会管理的变革期、转型期。经济危机虽然爆发几年了,这场危机并没有过去,还在蔓延。经济的复苏和再次下滑都是这次经济危机的表现,因为导致这场危机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而为了刺激经济,采取的大力度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又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正在逐步显现出来。美国15万亿的GDP,14万多亿的债务,日本5万亿美元的GDP,10万亿美元的负债。欧盟定了一个标准,赤字不能超过当年GDP的2%,债务余额不能超过GDP的60%,现在都大大地超过了。2009年以来,他们都超过了60%,希腊最高,赤字超过了31.3%,有几个边缘国家,他们的债务余额都超过了100%,就连经济最稳健的德国和法国,他们的债务余额也都超过了80%。欧洲债务危机到底怎么解决,目前还看不出有多好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对明年全球的经济增长都不抱乐观态度,各个预测机构都对明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调低了期望值,最新的是联合国关于2012年经济发展的展望报告,他们的基准估计是明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6%,低于今年的2.8%。当然,他还有更悲观的估计,悲观的估计是明年有再度衰退的可能。美国、欧洲都可能出现负增长,美国可能负增长0.8%,欧洲负增长1.6%,新兴经济体也会由今年的增长6.1%下降到明年增长3.6%,当然也有一种乐观的预计,有可能由今年的增长率回归到去年增长率的水平。这种情况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影响比较大,大家都知道,在经济越来越全球化的今天,在中国经济日益深入的融入到世界经济中,我们受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很大,今年上半年的出口增长是20%多,下半年降到百分之十几。
明年拉动我们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出口、固定资产投资虽然都还有增长,而且增长幅度不算小,但是与今年相比都是下降的。消费、投资和出口呈现两降一升的态势,消费虽然有所增长,增长速度有所加快,但是这不是一个常态。所以我们明年把稳增长放在第一位,就说明有很多同志对明年的经济增长表示担心。我们经济调控的目标将从今年的控物价转向明年的稳增长。
从中国的经济增长来看,虽然我们的经济增长有所回落,但是这是我们宏观调控预期所要达到的目标,这是健康的。物价涨幅比较大,但是11月份的CPI为4.2%,比10月份下降了很多,但是从全年来看,物价上涨还是比较高。随着目前经济增速的回落,预计明年还有可能进一步的回落,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大家需要提高对物价上涨的容忍度,和对经济增速下滑的承受力。不要认为物价上涨一点就不得了,一切围绕着物价采取措施,想办法把物价压下来。经济增长速度稍微有点回落,就感觉到经济增长出问题了,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关键是要解决推动物价上涨的一些因素,如果这些因素摆在这个地方,物价非涨不可的话,就应该允许物价有一个上涨的幅度,但是应该要解决好中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经济增长的速度也是这样的,在我们现在的经济增长率已经比较小和全球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我们即使是领跑,也没有必要继续增加。事实证明物价稍微涨一点,经济增长速度适当放缓一点,有利于我们调整经济结构,有利于我们实现转型,也有利于我们治理价格扭曲的一些矛盾。所以明年我们会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灵活性和针对性,要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这也是昨天胡锦涛主席在召集党内人士开座谈会的时候讲的几点。
回到房地产的问题,过去我一直避免讲房地产,一是因为我对房地产问题没有多少研究,二是房地产的问题太敏感。但是在有些非发言不可的场合也曾经讲过一些观点,我想我也没有这么大的本事,几句话就把房地产说上去了,或者几句话就把房地产说下来了。我觉得房地产最根本的问题是住房要回归它的功能,房子就是用来住的,但是我们现在不是这样,房子盖起来不是要空在那个地方,而是要常住的。我们关于住房的宏观调控的指向就应该很清楚,以房价的涨落来作为宏观调控目标,我认为这注定不能成功,房价调整到合理的水平,什么是合理的水平?只要是满足居住的,这里面还是一个合理的住房需求,房地产发展应该满足人们的合理住房需求。什么是合理?这是变化的,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程度而有所变化的。第二个是拉动经济增长,房地产的发展对拉动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作用,美国在二战以后发生了八次经济危机,有7次是依靠房地产走出来的,这一次的问题恰恰就出在了房地产上。房地产发展的第三个目标是要集约资源,中国人多地少,耕地有限,能够盖房子的地方都是好的地段,都是平地。所以我说将住房回归它的功能,就是要采取措施,提高住房在保有环节的成本,买了房子以后除了交点物业费就不用再交钱了,这就促使很多人把买房作为投资。网上有一个段子,说查了一个人,他有84套房子,那么他的房子都是空在那里的。如果你买了房子是用来出租,这也是可以鼓励的,毕竟出租了这个房子,它是被利用的。我们解决住房问题,就是要进行住房制度的改革,建立分层次的住房体系,对于基本居住型、改善型、享受型的要采取一些不同的调节政策,特别是对于用来投资、投机的,买房子就是为了等着升值的,要加大他们保有环节的成本,同时也还可以考虑对于倒房的,除了规定几年之内不能卖,或者是几年以后卖要征税以外,还应该征收一个暴利税,或者是特种税。我们说房地产有泡沫,泡沫就在这些地方,要针对这些泡沫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挤出泡沫。但是挤泡沫的过程中需要谨慎操作,要挤泡沫,但是不能把泡沫戳破,把泡沫戳破以后的问题比泡沫化的问题可能还严重。
中国的城市发展必须走紧凑型的路线,我们现在在城市发展中有很多问题,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城市建设中犯的错误往往是难以改正的,因此在城市发展的方向选择上,在城市规划的制定上,一定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功能,考虑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我觉得这方面最成功的是新加坡,我曾经到印尼那边考察一下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我也利用的半天的时间到新加坡了解了一下他们的公屋政策,他们的公屋充分考虑了交通、公共服务等各方面的便利,无论是工作、办事还是走亲访友,都用不着长距离开车穿城而过,就近都可以解决,它的功能划分非常好,而且人口居住按照国家的人口比例,华族80%,马来人12%,还有一些别的民族,在每一个社区公屋区都要按照这个比例来配售住房。你的父母、最亲的亲属在附近如果要申请购买住屋的话,就给你相关的优惠政策,这样就减少了很多的交通问题,中国的城市发展要很好的借鉴新加坡的发展模式,使我们的城市、经济、房地产能够健康的、稳健的、可持续的发展。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