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房地产政策将转向住宅“去投资化”

 刘治彦

  消费服务业推动城市化

  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室主任刘治彦指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投入了4万亿的资金,带动了全国10万多亿的资产投资,形成了经济的发展,但也面临了一系列问题。

  从国内看,全国人均GDP现在已经是将近5000美元。5000美元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节点,可以说城市化已经走完了一半的历程,全国进入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综合阶段。

  国家今后五年,城市化率可能会达到54%,2020年可能会达到60%,2025年在人口将近峰值14.2亿的情况下,城市化率可能接近64%。这时,人口逐渐减少,城市化率将由人口分母减少的这种方式来推进。

  在这种情况下,今后的城市化更多的是一种质量的提升。而现代消费主义概念的兴起,将会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金融发展生活服务业。

  市场消费服务业跟生产服务业属于互补的关系。以北京为例,近年来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金融等等。但事实上,很多城市却忽略了消费服务业的发展。

  从具体措施来看,要使产业发展,市场需求是根本动力。无非有三点:一是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要增加居民的收入,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劳动收入;二是免除消费顾虑,让居民敢于消费。建立一系列社会保障,政府现在正在做这样的事情;三是提升消费层次,让居民会消费,把钱花到一些能够提高自身今后发展能力的消费方向上,比如文化消费、教育、健康、娱乐休闲等等。

  李一

  借鉴国际城市发展经验

  瑞银集团中国区主席兼总裁、瑞银证券董事长李一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于包括一个家庭,要有序健康的发展,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战略。

  据李一介绍,北京市提出城市2004-2020年总体规划。

  第一步是要构建现代国际城市的基本框架。

  第二步是到2020年,全面做成现代化国际城市。

  第三步是到2050年成为世界城市。

  可以看出,这个分三步走的战略思路很清晰。

  世界城市讲的是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层面直接影响全球社会的城市,北京市政府三步曲里说到国际城市,同时也说到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

  世界城市是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的组织节点,这是世界城市一个是很重要的一个特点,代表全球经济的成熟度。

  李一认为,这些表述都不是最完整的,也不是最完美的。他认为我们应该考虑北京的路径、内涵,包括它的地位发展,应该是什么样,再细分一些。

  另外一种世界城市是,资本供给型的城市。这种城市的特征是金融中心,它有金融中心的特质,但是它也具备制造业和产业,以东京这个地名形成的,它也是世界城市的一种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