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房地产淡市催生“现房潮”

  随着房地产调控的不断推进,楼市成交量出现大幅萎缩。有数据显示,11月全国楼市成交持续走低,八成城市成交量出现同比下降。

  据某研究院的统计,在被监测的35个城市中,28个城市楼市成交量同比下降,6个城市成交量降幅在50%以上。其中,长沙同比降幅最大,达71.96%;其次是温州,同比降幅达69.1%。重点城市成交量均同比下降,其中成都降幅最大,达59.72%;其次为杭州,同比下降幅度亦超过50%。

  纵观全国,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低成交量和大幅降价促销目前已影响到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业内人士估计,今年年底到明年的楼盘销售压力将十分巨大,打折促销在所难免。

  量多卖少,现房潮凸显

  普通购房者买房大多以期房为主,现房成交在楼市成交比重中只占很小部分,一般在高端业态或是普通物业的尾盘阶段出现。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黄金时代,多数楼盘不到准现房阶段就已经宣告售罄,即使有现房剩余,也因为户型位置楼层等因素不尽如人意而不被购房者选择。而今年情况完全不同。截至11月,今年房地产市场的冷冽程度已基本有了结论。限购令政策持续、融资渠道紧张以及银行贷款门槛提高,都使得各家房地产商难以积累客户。尽管很多楼盘放缓了开盘销售的步伐,但是建筑工程却不能有所停滞,随着工程继续,楼盘也就日渐形神兼备,准现房便随之愈来愈多地出现。现今,准现房已然代替了期房,不仅在市场存量上占有一席之地,也日渐成为成交量的主角。

  其实,“现房潮”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房地产开发商整体资金链的紧张。因为按照常规,房地产市场实行的是预售期房制度。目的是为了使开发商能在项目开发前期解决资金的问题,从而使房地产行业高效、优良地运转。因而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在项目开发到1/3或一半时销售量能够达到80%以上。而当市场受到政策等不利因素影响时,越来越多的项目便一点一点从期房销售进入到准现房甚至是现房销售,导致大量的投资无法回笼,继而整个开发行业资金链吃紧。

  直观保险,准现房受青睐

  如果将期房与准现房做一个比较的话,也许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准现房。购买期房,一定程度上可以等同于购买未来的商品,且具体质量如何也只能凭借自己的判断加上那么一点运气,就算是再好的物业规划图纸和开发商宣传的项目前景,也不如看一眼实际小区、楼座、户型来得真实和直观。因此在很多保守的购房者心里,现房交易是一种相对安全放心的买房形式,即使不能现买现住,楼座主体已建成、小区规划也已成型的准现房也是不错的选择。况且在持续低迷的销售下,开发商折扣、优惠等促销口号一时间此起彼伏。不少购房者认为,准现房、现房的可触可见性已经成为新的楼盘优势。省城某楼盘销售人员表示“现在客户来买房子,我们都会主动打出现房概念,带他们参观园林景观等已经成型的规划设计,实地感受楼间距、内部户型等。”

  购房者之所以看好现房,其实还考虑到避免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而带来的延期交房、烂尾楼等情况。

  房地产淡市下,绝大多数购房者更认可现房,相比期房的等待时间比较长,现房因为看得见摸得着而受到购房者青睐,现房潮已经成为继退房潮之后的又一市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