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楼市价格正在转入下行之际,近日出现了一些反对房地产价格下跌或反对大跌的声音。中央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院长贺铿、财经评论家叶檀等,认为中国房价温和下跌比较好;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信孚研究院研究员童大焕等,认为房价下跌不好。
董藩11月7日在新其浪微博上说:“房价下跌谁高兴谁倒霉?高兴:没房的家庭,约占家庭数的4%~6%;未婚但考虑买房的人,约占城市人口10%。倒霉:占86%的有房家庭(财产缩水)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下降)、银行(信贷收入下降)、财税部门(难收税费)、产业链上就业者(下岗失业),及不觉得受损但会遭遇稳定威胁的更高两大主体,你懂的。”
贺铿11月10日在其网易微博中说:“希望房价尽快跌到自己希望的价位我能理解,如果我没有住房,收入又不高,我也会有那样的愿望。但我是研究宏观经济的,经济规律与个人的愿望常常不一致。当前房地产聚集的风险很大,如果爆跌一定会形成严重危机,这不仅是国家的灾难,也是我们大家的灾难,大量失业会接踵而至,因此我希望温和下跌。”
对于这两种观点,笔者十分怀疑。房价温和下跌或不跌,真的很好吗?或许对现在的中国来说,房地产大跌或许才是最佳的选择。
首先分析认为房价不跌不好的观点
其实董藩的说法,排除了农民工城市化和需要改变住房状况的城市居民,大幅减少了房价下跌受惠的人数并相应大幅增加了所谓的受损人数。任志强在其微博中说:“绝大多数中国家庭都有住房。但住房条件差和多代同住的家庭比例超过40%,大量农村有房户家庭分户向城镇转移,新婚家庭分户等形成巨大住房需求。”童大焕按照任志强及统计数据分析,大概有超过一半的人口有住房需求。因此房价下跌,不高兴的人要远比董藩所说的要少、受惠的也远比董藩所说的要多。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