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报讯 据新华社电 近来,济南、南京、成都等城市纷纷出现土地拍卖流拍,底价成交更是成为“主流”。有专家表示,房地产企业拿地谨慎与购房者持币待购“双观望”情绪进一步加剧,可能对未来一两年内房屋供给产生一定影响,增大房地产调控阻力。
11月2日,济南市国土资源局公告出让的11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有9宗因无人申请购买而流拍,另外2宗土地则以底价成交。
进入下半年以来,昔日热闹的土地竞拍场面已经鲜见,转而变得冷清起来,底价成交甚至频频流拍,在部分城市呈现出蔓延之势。成都市近日拍卖五块土地,其中2块流拍,3块底价成交。武汉市今年下半年举行的两次土地挂牌拍卖会上,多数地块以底价成交,竞价地块屈指可数。南京市土地市场也跌入“低谷”。
山东师范大学房地产经营管理系主任程道平认为,当前房地产企业资金普遍短缺是导致多宗土地流拍的直接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控制房价和减少投资性购房方面取得显著效果,住房市场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专家表示,进入10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购房者观望房价和开发商观望地价的“双观望”状态,土地一级市场和住房二级市场都处在以价格涨跌为中心的博弈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最近频频爆出商品房大幅降价消息同时,一些二、三线城市也慢慢进入降价序列。房价下行趋势明显,令购房者选择持币观望。
一些专家担忧,现在普遍出现的土地流拍现象可能给后期房地产市场调控增添新的阻力。原本应投入市场的土地因为流拍未能或延缓投入市场,这将使一年或一年半时间后的住房供给量减少,加剧刚性需求与住房实际供给之间的矛盾,从而为房价下行增添新的变数。
此外,频繁出现的土地流拍也可能给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带来一定压力,进而影响在其他方面的投入和支出。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