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北京中原地产获得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全国楼市股权变动频繁,规模交易累计已经达到93宗,总交易额达到300.8亿元,远超2010年全年的84宗、165.25亿元的规模,预计全年交易额可能比去年增加一倍。从今年8月开始,房地产业的并购数量和并购额就一直在创历史新高。
另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在退市的企业中,既有主营业务非房地产的企业撤销房地产业务,也有不少房企削减在房地产领域的投入,进军其他领域。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楼市调控的持续,房地产业将迎来一次洗牌,大批经营状况不佳的中小房企将被淘汰出局。
公开信息显示,上周北京产权交易所新增企业产权挂牌33宗,挂牌金额达到45.31亿元。房地产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位居挂牌金额前三位,其中房地产项目挂牌4宗,挂牌金额为38.82亿元。
同期,在上海产权交易所的挂牌项目中,房地产类也居于首位,新推挂牌项目4宗,挂牌金额合计为22.1亿元。
数据还显示,截至目前,国内四大产权交易所(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产权交易所)共有93宗房地产类产权交易挂牌。其中挂牌价格超过5000万元的项目共有40个,12个项目超过1亿元,总共转让金额接近150亿元。
房企频发出让股权和项目,最主要的因素被认为是资金的紧缺。
截至目前,沪深两市交易所已有131家上市房企公布三季报,尽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有增加,但同比增速放缓。从第三季度来看,131家房企合计实现净利润73.19亿元,环比下降29.36%。
值得注意的是,万科招商、金地等一线房企三季度业绩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净利润环比下降的公司共77家,占比达58.7%,80家房企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为负值。
近期,包括万科、中海、龙湖在内的不少房企降价销售,带动降价潮的出现。业内人士认为,在“以价换量”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产权出让将成为企业下一步的选择。
据悉,此前深陷资金困境的绿城地产也传出变卖项目的消息,并得到绿城的确认。
北京中原地产三级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小房企将在本轮调控中迎来更大的考验,而一线房企也将出现从区域到产品的战略转移,其中区域布局将更趋向二三线城市,产品户型则以中小户型为主。
相关阅读: 以价换量梦碎 沪楼市"并购潮"或接棒"打折季" 每日经济新闻
“据我了解,那些前期大幅降价卖房的楼盘销售情况并不好。”昨日(11月7日),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开发商“以价换量”的策略似乎没有成功。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6日在俄罗斯表示,“对于房地产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决不可有丝毫动摇,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格。”此表态一出,不少业内人士直言,更大幅度的降价或难避免。
已现7.2折楼盘
根据网上房地产的交易登记数据,自降价起到现在,上海西区某大幅降价楼盘只卖掉了其中的2/3,另一因为降价而导致业主退房“维权”的楼盘更是只卖掉1/2的房源。
按照业内人士的指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调查了上述大幅降价楼盘的网上交易数据,在两家分别以7.2折和7.6折销售的楼盘中,前者未售出房源占到其所推出房源的近1/3;后者的成交情况更加糟糕,每栋房都只卖了一半左右的房源。
除了业内人士所说的那两个楼盘,前期曾以8折以下卖房的绿地集团旗下的绿地秋霞坊,已推出的961套住宅房源中,目前仍有392套房源未卖。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大幅降价仅让该楼盘在10、11月份销售登记了127套房源。同样在“十一”长假期间有过以8折左右出售的香溢花城在10月份仅仅登记成交了64套,占库存房源总量的22%。还有一家上海的豪宅楼盘甚至在8.3折降价促销的情况下,也只在10月卖出了8套,只比未降价前的8月和9月多了2套。
上海同策咨询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正是在降价收效甚微的情况下,开发商才会大幅提高降价幅度的。10月的第一周,上海楼盘的降价幅度仅仅只是在8.5~9折左右,到了第二周,上述幅度就已经下调至8.3折甚至7.7折,到第三周的降幅更是达到7.2折至7.6折。
机构或成缺钱房企“救星”
当9折、8折,甚至更大的降价幅度都难以产生效果。缺钱的开发商显然已变得着急。
同策咨询机构研究总监张宏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除了大的房地产公司,上海很多中小地产商目前仍然很缺钱。
上海同策咨询机构的调查称,10月份很多开发商将房价从9折一下子下调至7折,原因正是降价后的滞销。如果7折的销售价格依然无法打动购房者,那么6折甚至更低的价格会在上海楼市出现,只是销售对象很可能发生变化,其他开发商或大型的房地产投资基金会成为新的“接棒人”。
昨日,瑞安房地产宣布,其持有86.8%权益的上海杨浦中央社区发展有限公司,向工商银行(上海市杨浦支行)出售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创智天地项目的部分办公楼及零售面积及停车位,总现金代价约6亿元人民币。而此前,证大房产也以95亿多元将外滩地王售出。
中原地产一份统计显示,今年1~10月,房地产市场股权变动频繁,规模房企股权交易累计已达93宗,总交易额达到300.8亿元,远超2010年全年的84宗165.25亿的规模,预计全年交易额相比2010年翻倍。
除了出售给机构或其他房企,也有人想考虑以相反做法“解救”开发商资金链的重要资源。上海钱生辉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钱生辉说,目前他正和上海一些开发商协商一个新方案,把个人投资者引入到房地产开发项目,以此缓解开发商的资金压力。
房企并购潮在今年6月就初现端倪,从今年上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出让项目或股权,意图逃离房地产市场。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北京中原地产获得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全国楼市股权变动频繁,规模交易累计已经达到93宗,总交易额达到300.8亿元,远超2010年全年的84宗、165.25亿元的规模,预计全年交易额可能比去年增加一倍。从今年8月开始,房地产业的并购数量和并购额就一直在创历史新高。
另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在退市的企业中,既有主营业务非房地产的企业撤销房地产业务,也有不少房企削减在房地产领域的投入,进军其他领域。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楼市调控的持续,房地产业将迎来一次洗牌,大批经营状况不佳的中小房企将被淘汰出局。
公开信息显示,上周北京产权交易所新增企业产权挂牌33宗,挂牌金额达到45.31亿元。房地产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位居挂牌金额前三位,其中房地产项目挂牌4宗,挂牌金额为38.82亿元。
同期,在上海产权交易所的挂牌项目中,房地产类也居于首位,新推挂牌项目4宗,挂牌金额合计为22.1亿元。
数据还显示,截至目前,国内四大产权交易所(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产权交易所)共有93宗房地产类产权交易挂牌。其中挂牌价格超过5000万元的项目共有40个,12个项目超过1亿元,总共转让金额接近150亿元。
房企频发出让股权和项目,最主要的因素被认为是资金的紧缺。
截至目前,沪深两市交易所已有131家上市房企公布三季报,尽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有增加,但同比增速放缓。从第三季度来看,131家房企合计实现净利润73.19亿元,环比下降29.36%。
值得注意的是,万科招商、金地等一线房企三季度业绩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净利润环比下降的公司共77家,占比达58.7%,80家房企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为负值。
近期,包括万科、中海、龙湖在内的不少房企降价销售,带动降价潮的出现。业内人士认为,在“以价换量”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产权出让将成为企业下一步的选择。
据悉,此前深陷资金困境的绿城地产也传出变卖项目的消息,并得到绿城的确认。
北京中原地产三级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小房企将在本轮调控中迎来更大的考验,而一线房企也将出现从区域到产品的战略转移,其中区域布局将更趋向二三线城市,产品户型则以中小户型为主。
相关阅读: 以价换量梦碎 沪楼市"并购潮"或接棒"打折季" 每日经济新闻
“据我了解,那些前期大幅降价卖房的楼盘销售情况并不好。”昨日(11月7日),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开发商“以价换量”的策略似乎没有成功。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6日在俄罗斯表示,“对于房地产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决不可有丝毫动摇,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格。”此表态一出,不少业内人士直言,更大幅度的降价或难避免。
已现7.2折楼盘
根据网上房地产的交易登记数据,自降价起到现在,上海西区某大幅降价楼盘只卖掉了其中的2/3,另一因为降价而导致业主退房“维权”的楼盘更是只卖掉1/2的房源。
按照业内人士的指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调查了上述大幅降价楼盘的网上交易数据,在两家分别以7.2折和7.6折销售的楼盘中,前者未售出房源占到其所推出房源的近1/3;后者的成交情况更加糟糕,每栋房都只卖了一半左右的房源。
除了业内人士所说的那两个楼盘,前期曾以8折以下卖房的绿地集团旗下的绿地秋霞坊,已推出的961套住宅房源中,目前仍有392套房源未卖。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大幅降价仅让该楼盘在10、11月份销售登记了127套房源。同样在“十一”长假期间有过以8折左右出售的香溢花城在10月份仅仅登记成交了64套,占库存房源总量的22%。还有一家上海的豪宅楼盘甚至在8.3折降价促销的情况下,也只在10月卖出了8套,只比未降价前的8月和9月多了2套。
上海同策咨询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正是在降价收效甚微的情况下,开发商才会大幅提高降价幅度的。10月的第一周,上海楼盘的降价幅度仅仅只是在8.5~9折左右,到了第二周,上述幅度就已经下调至8.3折甚至7.7折,到第三周的降幅更是达到7.2折至7.6折。
机构或成缺钱房企“救星”
当9折、8折,甚至更大的降价幅度都难以产生效果。缺钱的开发商显然已变得着急。
同策咨询机构研究总监张宏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除了大的房地产公司,上海很多中小地产商目前仍然很缺钱。
上海同策咨询机构的调查称,10月份很多开发商将房价从9折一下子下调至7折,原因正是降价后的滞销。如果7折的销售价格依然无法打动购房者,那么6折甚至更低的价格会在上海楼市出现,只是销售对象很可能发生变化,其他开发商或大型的房地产投资基金会成为新的“接棒人”。
昨日,瑞安房地产宣布,其持有86.8%权益的上海杨浦中央社区发展有限公司,向工商银行(上海市杨浦支行)出售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创智天地项目的部分办公楼及零售面积及停车位,总现金代价约6亿元人民币。而此前,证大房产也以95亿多元将外滩地王售出。
中原地产一份统计显示,今年1~10月,房地产市场股权变动频繁,规模房企股权交易累计已达93宗,总交易额达到300.8亿元,远超2010年全年的84宗165.25亿的规模,预计全年交易额相比2010年翻倍。
除了出售给机构或其他房企,也有人想考虑以相反做法“解救”开发商资金链的重要资源。上海钱生辉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钱生辉说,目前他正和上海一些开发商协商一个新方案,把个人投资者引入到房地产开发项目,以此缓解开发商的资金压力。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