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财经讯 1月9日消息,一条“房价下跌将有86%家庭不高兴”的微博引发的争论从7日晚一直持续到今天,腾讯微博诸多专家及媒体人士纷纷参与论辩。
事情起因在于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7日晚间在其腾讯微博上称:“房价下跌,约占家庭总数的4%~6%的无房家庭会高兴;未婚但考虑买房的人,约占城市人口10%的家庭会高兴。而剩下的86%的家庭、银行、地方政府、财税部门都不会高兴。”
这一言论随即遭到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的抨击:“我们的房地产学者是怎么在研究房地产政策?”随后,更多的专家及媒体人参与讨论,迅速发酵成一场大争论。
争论主要集中在四个问题上:86%的数据是否包括农村和流动人口?考察群众对房价意见时是否该将他们纳入?有房者是否一定不高兴房价下跌?86%的数据是通过何种调查方式取得?
86%是否包括农村、流动人口?
贺铿率先指出,“这(董藩的言论)使我这个外行大吃一惊!我不知道人口普查公布的2亿多城市流动人口是否是有房户?”他认为,如果把这部分人口纳入考察范围,不会出现“86%家庭不高兴房价下跌”的结论,并就此质问董藩:“我们的房地产学者是怎么在研究房地产政策?”
随后,董藩在腾讯微博中解释称,他所说的“86%不高兴”不包含流动人口和农村人口。他说,按照国家的管理体制都是农民,2亿多流动人口不是市民,在农村基本都有房子,不在谈论之列,城市流动人口基本在老家也都有房子。“希望贺铿老师把这些搞清楚再讨论,不要总是盛气凌人地讲话。”
董藩则在今日向腾讯财经强调,通常所言的“房地产市场”只包含城市商品房市场,不包含农村住房,城市房价与农村人口无关。他称,“86%家庭有房”指的是城市人口,如果把农村人口纳入,这一比例将达到90%以上。
考察群众对房价意见时是否该将农村、流动人口纳入?
但是,有网友质疑称,农村人口与城市房价无关的前提是,农村人不进城,只居住在农村。当农村人口开始以流动形式进入城市并希望留在城市之后,他们就与城市房价发生关系了。
深圳苏赛特商业数据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李保均(微博)(微博)指出,“一个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结婚生子要买房,但他父母在老家有房,这不典型的‘被(有房)’吗?”
中共中央党校校委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微博)也表示,中国将有数亿农村人口将要城镇化,“村里的房子,过十几年,二十年,三十年,最后成为不住人的建筑垃圾。”因此,房价上涨,包括农村人口在内的大部分老百姓都不满意。
贺铿在今日清晨再发三条微博,继续阐述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原因,在考虑群众对房价意见时,不能将农村和城市人口剔除掉。“房地产专家应当认真研究如何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住房的关系,确保两亿多城市流动人口和今后每年约1600万转移人口安居乐业,千万不要做房地产奸商和投机者的吹鼓手!”
他同时解释,自己只是质疑董藩不该在考察群众意见时剔除流动人口,“对你的观点感到吃惊就‘盛气凌人了’吗?”
对此,董藩向腾讯财经称,城镇化指的是农村转化成城镇,在此过程中,已经对农民进行了征地补偿。而对于未被征地而直接进入城市的流动人口,董藩强调这些人在农村有房,不应对城市房价反映过于敏感。
房价下跌有房家庭一定不高兴?
对于董藩以“86%的城市家庭有房”推论“86%的城市家庭不高兴房价下降”,也有人质疑,房价下跌有房家庭并不一定不高兴。
李保均在微博上称,董藩刻意强调了房产作为一种资产的因素,认定升值必然高兴而贬值必然不高兴,而忽略掉房产作为居住场所的本性,“自住房就像老婆一样,是一辈子的,和外面女人的涨跌无关,而董先生又将之混为一谈!”。周天勇也表示,有一套住宅、并把住房当消费品的居民,房价下跌对他们只是个符号。
《证券时报》公司部主任储著胜进一步认为,有房者也有希望房价下跌的。对于已有房但正准备换更大、更好的房子的人来说,他们也是希望降价的,因为现有的房子虽然价值缩水了,但其新购的房子成本也下降了,且其成本下降的数额要大于前者。
86%城市家庭有房数据来源?
对于86%的城市家庭有房的数据来源,也有人提出质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曹建海在腾讯微博中表示,“86%家庭不同意降房价!”估计是董蕃教授在开地产会议和开发商家属聚会,或者在与各地炒房团头领及家属聚会时做的一个口头调查。
而地产评论人陈宝存(微博)则引用住建部部长姜伟新的讲话,指出保障房的目标是保障率达到户数的20%左右。也就是说80%的人不是保障房的目标,接近86%的数字。
董藩向腾讯财经表示,86%的住房拥有率来源于住建部未公开的数据,“房地产行业人士都知道这个数据。”(文/刘中盛)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