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时间,中国房地产市场最有影响力、最具发言权的“一哥”——万科,实在看不下去目前基于市场的各方争议,站出来明确表示:“中国楼市已发生转向,房价拐点已到”。由此,地产“一哥”的话直接而进一步的纠偏了一部分不愿公开承认市场转折的人士的观点,也公开、客观的给出了市场目前的真实状况,也善意的警示同行要注意风险。
可以说,万科的表态对于市场是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的。万科对市场的评定和分析,向来不随意,不跟随,可一旦做出的任何一次出手拿地或出面发言,绝对称得上高度和深入,继而有言:中国经济发展的好坏看房地产,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好坏看万科!由此,足以见得万科在房地产市场“一哥”的地位和对市场的影响及作用,不愧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晴雨表”和一面公信旗帜。
万科既然承认了市场的转向和拐点,那么理应就该重视。特别是在当前金融环境欠佳,信贷趋紧,通胀压力剧增以及房企融资渠道收窄的环境下,房企的日子的确不好过。这之中的典型即是近来颇受关注的宋卫平和他的绿城。
说绿城典型是有理有据的。某些资金链日趋紧张的房地产企业注定难过年关。绿城是被认为最有可能在此轮调控中趴下的知名品牌房地产企业,因而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宋卫平和他的绿城,该不该倒下呢?起码应当说绿城该付出代价,因为他们一直以来不相信会有长期调控,且在调控明确后不就销售做出对应调整,此外又忘却了商界的第一要则便是先活下来,所以而后便有了“被破产”和“破产保护论”之说。
绿城“被破产”,与资金链的紧张有直接关系,宋卫平和他们的团队错误地判断了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形势,错误的误以为此次调控同2008年调控的大落大起异曲同工,拿地成本与开发成本过高,而在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系列组合拳打压下,第一挨打的即为高端投资需求。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