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杨廷文:中国房地产玩的游戏?

无论是什么都有一个游戏规则,时下讨论房价的朋友,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房地产已经把银行绑架了。如果现在房价大跌,会有人认赔而不去偿还房贷,房子会转到银行手里。银行在房价总体下跌的大形势下进行拍卖,想取得规避风险的效果很难--覆巢无完卵。

  可能有些人会说中国的老百姓有一个“自有住房”的情结,会不惜一切代价保住自己的房子而偿还贷款。这一点确实不可回避,但也有另一种现象不可回避:自倒自卖(因这个内容非本贴主要讨论,为控制文章长度,只简单介绍一下:所谓自倒自卖,即真正的幕后炒房者先以一定的报酬让张三购入房产,并向银行贷款。然后再以一定的报酬让李四高价收购此套房产,再次向银行贷款,这中间产生的差价即为幕后炒作者所得。如果有不明真相的第三者高价买房,幕后炒房者当然开心,如果没人买,最终出现资金问题,大不了让银行把房子收回去,中间的差价自己早已经赚足)。至于自倒自卖的占整个房产炒作的比例有多大,本人没有数据,不好乱说,只将之做为一种可能。当然,大致数据可以在天黑的时候,到自己城市的各小区内点一下不亮灯的窗户数,以及大致了解一下租房人员的数量。

  同时,自倒自卖的方式,又可以混淆政府统计数据--因为张三李四都是名义上的一套房的拥有者。

  所以,最可能的做法是银行会把大量贷款发放给大型的房地产企业,由这些大房地产企业收购小房地产企业或是收购项目,用以平定市场,最终渡过三至五年的困难期。期间房价是否下降要看大型房地产和银行间的合作诚意有多大。由此得出个人观点:短期房价大降的可能性较小,但不排除有些房地产企业不同意收购价码或仍有自保能力的,临时降价销售以回笼资金,为将来创造更多的机会。

  说了这么多,其实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字眼--整合。但这次整合不能算是市场经济行为的良性整合,而是过度人为干预的整合。银行是之前风险控制不当,为转嫁风险而与大型房地产企业勾结,从而让广大民众埋单。当然,这背后少不了政府行为。

  而这一切的成因,正是政府的过度干预造成了房地产的过度发展,然后出台一系列政策造成民众的观望态度。这些政府干预行为将在房地产行业内困住大量的资金(算不算侧面控制通胀?呵呵。如果真的这条路走下去,到也是政府的一种劫富济贫的行为)。

  如果民众的热情不被政府用其它方式重新点燃,这些大型的房地产企业同样面临资金危机。可是这些大型的房地产企业基本上都是国企,资金危机只是口头上的一个符号而已,对企业的生存以及企业高管的待遇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

  而民众的购房热情是否能被重新点燃,在中国可以说很容易办到--政府的手伸得太长了,这样商人只要把手伸向政府里的几个官员,目标相当明确。

  这一波整合过后,看远期,会有如下可能:

  一、民众仍然没有热情,全国大量房产开发项目停置,极大地影响GDP,这是喜欢脸上贴金的政府官员不愿意看到的。

  二、民众重新被点燃热情,房地产冲向第五浪,同样会因为民众过度应用金融手段,造成资金链的断裂而造成崩盘,这将是经济灾难。

  三、经过降温一段时间后点燃热情,这样既可以保住房价,又可以让房价回归理性,对于政府来说,是比较理想的。可是政府官员会等那么久吗?看着自己的前任大口吃肉,自己上任却只能是喝口剩汤,转眼即将离任,何去何从,从中国人的道德底线来看,不难得出结论。

  最终,困死房地产企业,困死炒房者,困死待购者,困死经济将不可避免。

  再多说一句费话:再过50年,中国就没有强拆了,因为你的房子已经到期了,无条件归还的唯一借口是政府再多出台一项法令而已,在中国出台这样的东西一点都不难,因为在中国,那只是应政府需要而打印的一张纸而已。

  责问玩到最后的游戏,结果将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