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房地产图书如何实现双效俱佳

 目前房地产图书市场内容涉及房地产理论研究、房地产实务操作、物业管理实践、购房及维权知识普及、房地产专业教材、房地产职业培训、房地产资格考试教辅书,以及一些引进版图书。其读者群比较广泛,根据对2005年~2010年的图书市场调查发现,我国出版的房地产类图书约5000种左右。

    现状:同质化现象严重

    出版社策划出版的图书虽然种类较多,但约40%为大中专院校专业教材。在内容上更新速度较慢,所涉猎的范围也有限。除非用于企业培训,在房地产公司的上架率并不高。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图书尽管引起许多出版社的注意,但是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研究市场会发现一个现象,房地产图书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还没有哪一家出版社能形成自己明显的优势和特色,能够像管理类图书那样出现有品牌的出版社,在市场上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且,房地产图书营销手段相对落后,导致效益不高。

    分析:市场发展不平衡

    目前,房地产图书市场空间很大,发展极不平衡,不论是图书质量,还是图书品种、销售码洋,远没有适应市场需求。房地产图书在理论、操作和普及应用等几个方面都没有满足社会的需要,也远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和消费者需求。初步分析原因大致如下:

    图书多半是历史发展的经验总结,而房地产的发展也仅是十多年的历史,历史的积淀还不够丰厚。房地产图书还没有获得足够的准备,这种准备包括在文化上、经验上和人才上,所以不可能像其他学科那样厚积薄发。

    出版精品图书大多都有国家的投入。目前,房地产图书中质量相对较好的教材,也是由于有国家的投入、学校的支持才得以完成。所以,房地产图书如果要出精品,国家必须加大投入,以各种形式来扶持房地产图书的编纂和出版。

    建筑图书找建工社、计算机图书找清华大学出版社,外语类图书找外研社,在读者中已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概念,这就是图书质量信誉的品牌效应。而目前房地产图书呈现出“小、散、空”的局面,像出版建设类图书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等国家主力出版社还没有在房地产图书方面加大投入,房地产图书市场还没有出现龙头出版社和品牌出版社,没有形成规模和品牌的效应。

    房地产是一个市场化很强的行业,房地产图书又有其特殊性。需要有充分实践经验的人才能写出适用性强,有实用和指导意义的图书。房地产职能部门或工作在一线的有实践经验的从业人员无暇写书。不少书是“闭门造车”,与实践脱节。

    基于以上4条,房地产图书先天不足,加之后天又缺乏正确的引导,房地产图书普遍质量不高,水平不够,理论水平高或者实用性强的图书还是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