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房地产信托已现隐性违约

 房地产信托已现隐性违约。
  来自信托人士消息称,近期京沪两个郊区房地产信托项目,分别出现了还本付息垫资的情况。
  其中北京项目第一期的利息支付由信托公司本身垫资,上海项目则是通过一家资产管理公司(AMC)过桥融资,安全完成了兑付。
  “有第三方机构愿意接盘,是好事情,说明还没有到最坏的时候。”一位受访信托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信托业协会上半年的数据显示,房地产信托的余额超过6000亿元,仅前8个月新增房地产信托就达到2000亿元。在融资调控和销售限购等政策的影响下,近万亿的项目有多少会出现隐性乃至实质性兑付违约,正成为摆在信托公司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隐性违约
  据了解,该位于北京通州的项目,并非“四证”齐全,但在支付信托公司高手续费的情况下,信托公司依然通过结构化处理发行了信托计划,之后受开工进度等影响,信托的第一期利息支付就出现困难,信托公司只得亲自出手。
  “半年付一次息,结果第一次付息就出现问题,可见项目资质非常薄弱。”相关人士透露,目前该信托公司相关责任人已经被处理,不过由于还未到本金兑付期,目前信托计划正常。
  而另一上海的信托项目,在近期需要清算兑付的时候,则是由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代为兑付完成,因此并没有召开展期或延缓支付的持有人表决会议,避免了波及普通投资者。
  该资产管理公司上海代表处人士也向记者证实,近期接洽的相关地产融资项目较多,该公司内部预期房地产行业或许会有一波不良资产的处置高峰期,因此正十分关注其中的资产处置机会。
  但该项目之后是直接由资产管理公司处置,还是项目公司继续主导,知情人士表示,还未有定论。
  一位信托经理介绍,资产管理公司当前介入地产信托,第一步仍以融资为主,比如再宽限两年,如果两年时间过去后,项目仍然无法实现资金兑付,才会实质性进入处置资产程序。
  “一旦处置,资产管理公司收益是比较大的,因为信托计划一般抵押率是40%左右,收回本金基本上没有问题。”他估计今年资产管理公司接盘的这类地产项目,在几十亿规模。
  当然,通过第三方融资实现兑付,并没有影响到普通投资者的收益,因此信托计划目前并没有出现实质性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