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们将如何理解央行的这一新举措?未来金融市场将面临怎样的影响和挑战?国际金融研究领域专家、广西大学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潘永将为读者作出详细解答。
记者:您是如何解读《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将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交存范围的通知》这一文件的?
潘永:毫无疑问,央行这一举措一方面是为了收紧银行系统的流动性,从而进一步减少整个经济体系的流动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弥补监管漏洞(保证金存款原来没有算在存款准备金的基数里面,降低了货币政策对银行系统整体流动性的管理效率)。2011年初以来,保证金存款出现大幅增长,1至7月的累计增量接近银行存款增量的20%,截至7月末,金融机构的人民币保证金存款余额高达4.44万亿元,占存款余额的5.7%左右。而这一措施的出台,将使得银行系统的可用资金进一步减少,信贷扩张能力被进一步控制。
记者:在文件中,央行对各商业银行上缴保证金存款准备金有哪些具体规定?
潘永:所谓保证金存款,是指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具有结算功能的信用工具、资金融通以及承担第三方担保责任等业务时,按照约定要求客户存入的用作资金保证的存款。根据央行此次通知,目前纳入上缴基数的保证金存款将包含承兑汇票保证金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保函保证金存款三部分。
按照规定,不同银行分不同阶段上缴。其中,工、农、中、建、交、邮储银行从9月5日上缴首批保证金存款准备金,而其他银行则从9月15日起分批上缴。当然,为了减缓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央行为各商业银行设定了一定的“过渡期”。例如对大银行而已,9月5日至10月4日,只需将保证金的20%按比例补交存准,然后10月5日至11月4日按60%的基数补交,11月5日以后才按100%的比例全部计收准备金。对小银行来说,宽限期则长达6个月。
记者:保证金缴存这一举措实施后,将对商业银行产生怎样的影响?未来商业银行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潘永:这一举措实施后,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将进一步收紧。为了应对准备金的缴存,商业银行必须在目前资金已较为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吸收存款或出售流动性强的资产的方式筹集资金,而发放贷款的能力将被进一步抑制。在业务方面,银行预计将会加大揽储力度,同时贷款发放条件会更趋严格。
在目前依赖存贷利差创造利润的大格局不变的情况下,这一举措会对银行有较大程度的影响,未来商业银行的挑战将涉及各个方面。但从国际经验看,如何通过提供金融服务的方式发展中间业务,逐步改变目前依赖存贷利差的赢利模式,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挑战。
记者:这一举措实施后,将对房市、股市及整个金融市场带来怎样的冲击?
潘永:这一举措实施后,对房地产市场的冲击相对大一些。因为银行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会提高个人按揭贷款的门槛,倾向于发放收益更高、期限更短的公司贷款,从而压缩房贷的规模。而房贷门槛的提高,会间接影响到市民对住房的需求,因而房市将会承受更大的压力。相比之下,股市也会在资金方面受一些影响,但影响相对有限。
此外,目前房地产市场价格处于高位,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股票市场则处于低位,下行的空间很小。因而理论上讲,这一措施可能对房地产市场有较大影响、对股市影响较小。
当然,影响各种市场走势的因素是复杂的,具体的影响效果可能会与理论存在差异。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