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信号说明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中央对房地产市场的控制在加强,而且在未来一个较长的时间内,这种控制会越来越强。
如果把眼光从房地产市场上转移到更大的中国经济体中,我们更容易得到对未来楼市的基本判断:
北戴河会议即将释放一个重要信息,在“防通胀、保增长、调结构”三个宏观调控目标中,有了侧重与保留。
管理层目前“保留”的是“保增长”,侧重于“防通胀”,在这两个上面下工夫的情况下,未来的机会很可能就在于“调结构”,而当前的经济情况也给予“调结构”很好的时机。
由于三个目标的分化,下一步的政策可能会走得小心翼翼,更加注重政策的节奏和力度。因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承担了不同的角色,反通胀的货币政策不能触及到经济的增长,或者说对于经济增长的伤害要达到最小。
因此,在前二者“小心翼翼”的同时,“调结构”无疑面临着最佳的机会,因为目前通胀持续、经济放缓的状态更给予“调结构”以时机。
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04-09年度一度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极。
但随着房地产热的深化,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和政治的不稳定因素——过热的房地产已经产生了经济泡沫,房地产价格与民众收入之间产生巨大反差,金融市场向房地产市场的倾斜对金融安全已经构成威胁,地方政府依靠土地财政的现状已经使得中央政策在执行力方面出现影响。
6、7月份CPI数据破6,8月份CPI依然可能居高不下,重要的未来影响通胀的各大因素并没有明显的改善。
房地产市场虽然一线城市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调,但从全国市场看,房地产泡沫依然严重,房价并未出现没有明显回调迹象,房地产投资依旧火爆。
金融市场上持续的加息暂时告一段落,但提高准备金率这件事却没玩没了。(央行)已于28日下发通知,计划将商业银行的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从9月5日起实行分批上缴。这意味着大量资金将被冻结,相当于未来6个月内收紧约8000亿元资金,等于未来半年内内上调两至三次存款准备金率。
以上事实说明了中央政府下一步的经济重点依然是“挤泡沫”和“抗通胀”。尤其是挤压房地产市场上的泡沫会继续成为中央政府的工作重点,只有房地产泡沫挤干净了,中央城府或许才有政策逐步放开的可能性。
目前,以温州为代表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抛售潮,大批二手房源推向市场;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已经出现了一二手房售价倒置的现象,未来市场上的二手房源会呈现一个递增的局面,部分开发商以价换量的促销活动会越来越多。
这是短期楼市的走势。
从一个较长的时间看,如果中国经济走不出通胀的漩涡,那么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就可能持续萎缩。
也就是说,从今秋开始,房地产市场有可能进入漫长的下行通道,直到中国经济面的普遍好转为止。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