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全球经济形势来说,美国经济疲软走不出危机的原因就在于房地产,这种全球性质的危机与国内房地产形势高度相关。总体来说,楼市信贷形势会在今年第四季度的时候稍微向下走,明年年初或许才有发展。
<◆ 中国光大银行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
“最困难的时候应该算过去了”
今年银行的金融信贷是比较复杂的一年,对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来说也是比较纠结的。无论外部还是内部,都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虽然目前来看,整个行业的信贷政策是平稳的,但我们也在逐步地进行调整,调整一些信贷结构,重新遴选服务的客户企业群体,也要在经济周期范围内找到目标客户。在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溢价能力比较强,信贷规模受管控的情况。虽然从银行的角度来说,最困难的时候应该算过去了,但未来形势也不容乐观。
◆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
“经济走势不需太多争议”
经济走势其实不需要太多争议。首先,坚定不移反通胀。信贷政策首先取决于反通胀的需要。另外,上半年CPI平均水平是6.5%,即便是保持现在这个水平,基准利率也能提高80%到100%。今后5年通胀率控制在理想的水平,利率也能比现在有大幅度增长。
今年我们5次加息,存款准备金率在3.5%。大家总在说现在是最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其实并不是最严厉的,现在的货币政策还是宽松的,更别说限制性的。正常的存款准备率应该是17%,依此推算贷款准备金率。因此,可以说,未来的形势仍然可以从紧。
热议焦点2
未来楼市走向
◆万年基业投资集团副总裁贾维光:
需完善自身应对危机
站在开发商的角度看,可以说是冬天来了,现在业界讨论最多的不是金融形势的趋势,形势也许是持续收紧的,大家讨论的是会持续收紧多长时间。
现在正是中小房企转型期,一些实力不强的民营中小企业,可能要从房地产行业中退出来。房企如果想继续在楼市中走下去,就要把发展重点放在自己身上。因为金融机构首先讲的是任务、额度,并不存在长年的稳定的互动。以项目为例,何时拿地、何时放贷款、何时按揭,银行与房企的节点不一定能够及时互动,这就需要房企在长期与银行保持紧密联系之外,创新融资渠道和形式,与同行合作,而不是仅仅依靠外界的形势求发展。
热议焦点3
保障房
◆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苗乐如:
房企应有意识提供多层次、多种类住房
房企履行社会责任,不仅体现在企业的慈善公益、依法纳税上,还更应该体现在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积极参加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商品房建设,特别是中小户型,中低价位商品房的开发建设。
未来房企要有意识地为居民提供多层次、多种类、高质量的住房,应积极发展省地、节能环保型住房,运动产业化的住宅技术,使用绿色低碳环保要求的建材部件,努力提高房地产项目的性能和品质。
◆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
要坚定不移地完成保障房建设目标
应该坚定不移地建设保障住房。我国之前用20年能解决了大多数人有房子住的问题,现阶段就要用3到5年解决少部分贫困居民的住房问题。同时,还要保障老百姓的改善性住房需求,即使是在严峻的金融形势下,也要抑制过度占有资源,而对老百姓刚需住房和改善型住房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在坚定不移地完成保障房建设目标的同时,应该抑制过度占有资源的需求,抑制奢侈性需求,抑制为卖而买的需求。因为从整个房地产行业的景气程度来看,如果一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需要倚靠炒房者购买第三套、第四套房才能景气,那么这个行业已经走入死路了。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