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美国房地产见底了吗?

2000-2001年期间,美国连续经历了IT泡沫破裂、911事件等冲击,严重打击了消费者信心、引发民众对经济前景悲观、减少消费支出,企业推迟投资,美元被抛售,股市大跌。为了鼓励经济,当时的联储局主席伯南克推行了低利息政策: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短期利率从6.5%大幅削减到1%。

  利率的降低使得很多人可以负担月供,加上美国政府鼓励人们自置居所,导致房屋价格不断飙升。看到房地产市场火热,投机的人来了,银行、抵押融资公司也来了,他们都想从这个急剧膨胀的市场里赚一笔。大量不符合贷款资格的申请人都因此轻易地从银行获得了贷款。为了转移这部分不良贷款的风险,相关金融机构通过证券化把这些不良资产向外发售,由此而导致了波及全球的次贷风暴,美国房价自此一路暴跌。全国平均跌了三成以上,有些州,如佛罗里达州,其在危机中房价下跌50%。自2009年以后,美国房价就一直徘徊在一个低迷而稳定的价位,基本上接近于2002年左右的水平。

  直接影响房价的其中一个因素是房屋供应量。最近几年,美国新屋动工量由于受到市场低迷以及银行收紧贷款的影响,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今年6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5月美国动工新屋季调后年率为56万套,较4月增长了3.5%。而经济学家认为,年均120万套才可以维持健康发展的房屋市场。也就是说,目前的房屋供应量远远低于正常需求量。同时6月新屋房价中位价上涨了5.8%,达到$235,200美元,比去年同比上涨7.2%。房价上涨正是房市逐步稳定的最新迹象。

  另一个影响房价的因素是人口增长。根据调查,全球有7亿人欲永久性移民他乡。在最受欢迎的移民目的地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美国(有1.65亿人欲移民美国),并列第二的是英国、加拿大和法国(约有4500万人愿移民这3个国家)。该调查在135个国家展开,调查对象为26万名15岁以上的民众。每年都有约100万人移民美国,加上留学生以及本土出生人口,每年对房屋的需求还是有增无减。

  人口普查结果表明,自2006年住房价格达到顶峰以来,美国租房家庭平均每年增长69.2万个,而自有住房家庭平均每年下降20.1万个。根据供求理论,人口及租客数量增加,令租金稳步调升。2010年,全美租金平均上涨了4.2%。

  现在,美国的房东们正在迎来好消息:租金上升和空置率下降。根据莱斯公司(Reis Inc。)7月初发表的报告,今年二季度,全美平均实际租金,即扣除折扣之后的实缴数字,为997美元,高于上季度的974美元。在莱斯公司跟踪的82个主要市场中,除两个之外,其余全部租金上升。二季度72个市场空置率下降到6%,是2008年来最低点。一年前的空置率为7.8%。《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根据纽约最大住房类房地产经济公司Citi Habitats的报告,今年二季度曼哈顿的房租平均上涨10.1%,这是自2006年以来最大的涨幅。

  目前美国的经济形势是,一方面,最近的国债和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事件令人们对美国的经济前景仍持谨慎态度,另一方面,美国仍然是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14.7万亿的GDP远远抛离第二名的中国,美国仍牢牢掌握着世界经济主导话语权。同时,也没有人(尤其是美国国债持有者,包括中国)愿意看到美国经济继续衰退,那对世界经济都是一个灾难。美国政府已经明确发出继续经济宽松政策的信号,年内加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为了确保明年大选胜利,奥巴马政府必将在近期陆续出台一批经济刺激政策,改善经济数据,以求赢得民心。

  目前美国联邦基准利率仍是历史低位的0.25。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则持续下降,2011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3.5%。但倘若美国经济回暖,宽松政策收紧,则美元汇率必会止住跌势。

  因此,大量外国资金对美国房产产生了浓厚兴趣。一则因为美国房价下探压力不存在,二是由于美元贬值,让美国房产更显便宜。对于大部分个人投资者来说,趁着美国房地产市场处于低位,而租赁市场日益升温,在这个时期以低廉的价格入市抄底,用出租收入以租养贷,以租养学,等到美国经济复苏,楼市回暖,再将房产出手大赚一笔,是比较普遍的思路。

  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国内的房地产调控已无放松可能,且不论楼价极难再有上升空间,是否会泡沫破裂亦未可知。大量闲置资金亟待出路,将其配置到海外房产中不失为一条重要的途径。有机构统计,不包括香港在内,2010年中国投资者购买海外房产达4000套,涉及资金20亿美元。

  如果你错过了2001年911事件之后的恐慌期, 又错过了2002-2003年因为经济不景气的低房贷利率机会,这一次也许又是一个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