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海南楼市怪现状: 房企下猛药 求钱若渴却求而不得

 编者按:18年前,海南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最终留下一个满目苍夷的“烂尾岛”,在“海南省”概念的豪赌中,整个房地产市场一落千丈,也给海南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噩梦,这一后果足够海南消化至今。如今“国际旅游岛”概念的推出,是已逐渐复原的海南房地产行业重新觉醒的千载良机,然而,国际旅游岛的膨胀式升温到底是吸取经验之后的机遇,还是重蹈覆辙般的又一轮豪赌,这是有过惨痛教训的海南应该慎之又慎的。在史上最严楼市调控来袭的影响下,海南外向型的房产市场尤其受困,整个房地产市场将怎样在重组结构后发展转型?成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基于此,新浪海南乐居将立足于促进海南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从号脉自身弱点开始,进行海南楼市怪现状系列调研报道,以找到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

  新浪房产讯(编辑 王文婷)调控日趋锁紧海南楼市,在琼房企虽表面淡定,实际多数底气不足,近一半的公司业绩预计或将出现下滑,实力雄厚的房企销量持续上涨,而资金链短缺及应变能力差的中小房企或将日渐步入更加严峻的销售困境,进而使得海南大型房企与中小型房企的两极分化状况更加明显。

  国内一线房企跻身海南房地产市场销售榜前列

  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64家房企总融资额超1484亿元,前十大房地产开发企业累计实现销售3323亿元,同比增长逾80%。

  今年上半年销售额超过200亿元的7家企业分别是万科、恒 大、中海地产、保利地产、绿地集团、万达、碧桂园。这几家房企在海南房地产市场早有布局并在逐步扩大海南市场。以海南一季度房企销售排行来看,包括万科浪琴湾、富力盈溪谷在内的国内一线房企开发的项目也跻身海南房企销售金额十强之内。

  融资饥渴的背后 是房企资金链紧张

  受房地产调控新政的影响,许多在琼房地产企业上半年销售业绩并不理想,以2011年上半年为例,海南开通网签系统的六市县(海口、三亚、文昌、琼海、陵水、五指山,下同)截至6月20日,共成交新建商品住宅27056套,其中,1月份成交3237套,2月份成交8085套,3月份成交8353套,4月份成交3405套,5月份成交2508套,6月截至20日成交1468套。

  业内专家指出,从数据来看海南楼市遭遇调控政策来袭之后商品住宅成交量急速下滑,加上金融政策的紧缩融资难的困境,海南房地产交易会上看的多买的少,以及早前出现的“退房潮”等等现象都在表明海南房地产企业所面临的居民不容乐观,资金与土地储备充足且经营能力过硬的房企在下半年海南房地产市场竞争中仍可以举步向前,而各方面都趋向脆弱状态的中小企业或将难敌强劲竞争对手,届时房企分化局面将会是市场调控中的又一难题。

  借道保障房项目融资?

  调控高压之下,融资渠道逐渐压缩,但保障房融资渠道却逆势开通。6月21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为了解决保障房建设中的资金问题,对于参与保障房建设的企业,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项目融资。此后,一些房企纷纷进行保障房融资,海南的房企亦不例外。

  实际上在6月21日保障房融资绿色渠道打通前,房企保障房融资早已纷纷拭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分析说,保障房融资大幅增加背后,除了保障房建设规模增大,导致资金量需求相应扩大之外,也不排除资金链紧张之下,一些房企以保障房融资为名,将所得资金曲线用于商品房建设,以解企业资金链之急。

  对于这个怪现象,业内人士分析说,一方面缘于保障性建设战略下,商品房市场严重受压,保障房市场规模已攀升至房地产市场近一半以上,房企已无法回避这个市场;另一个原因在于,通过参与保障房建设,房企可以得到其他一些曲线红利,如土地、税收优惠等。更重要的是,此举将为时下融资受困的房企打开一条融资大道。

  房企海南下猛药 求钱若渴却求而不得

  海南招商地产半年报的数据并不乐观,公司资金链已开始绷紧,而这也很可能是在琼房地产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尽管如此,地产商在拿地的热度和速度上却不降反升,频频出手。

  业内人士表示,海南楼市成交愈加惨淡,年内股权融资已不被看好,下半年成交量或继续下降,届时,借款的各种途径将基本用尽,绷紧的资金链甚至会有断裂的可能。

  分析人士称,对海南开发商来说,成交触底、购地需求、融资受阻及供应高峰到来的四重压力叠加作用日益显现,这将使下半年的行业形势更为严峻,面临多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