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国人海外“扫房”拉高当地房价

中国富豪到底有多富?若干年前,有人们说中国富豪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买房就像买白菜”。可是很快,这个形容就过时了,富豪们开始漂洋过海,在美国、加拿大、澳洲、欧洲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置业潮,而眼下,中国富豪流行到海外买地当“地主”。赴美买地只需花“白菜价”

  今年7月,搜房网海外事业部负责人庄诺接了一个新项目——帮美国开发商在中国卖地。

  庄诺透露,6月初,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找到他,请他帮忙物色中国开发商,前往美国开发一批约60万平方米的土地。

  把这块地划分后零售是否可行?美国公司同意庄诺的这个提议,于是就推出了“1元起拍,8800美元封顶”的第一块“实验田”。

  不久前,“1元起竞拍美国土地”的网络竞得人终于诞生了,上海一位叶姓买家以8800美元的“白菜价”赢得了市价5万美元的美国佛罗里达州格林布尔大型别墅社区内一块1000平方米的土地,折合成人民币计算,该地块的楼板价仅为每平方米57.2元。

  “花几万元就能当"洋地主",太划算了。”参与竞拍的一名网友说,8800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约5.7万元,在上海,可能连1平方米都买不到,现在却可能买到1000平方米的土地,而且还有永久居住权。

  美国土地如此受国人青睐是庄诺事前没有想到的,他经过分析认为,美国土地与中国土地的最大不同在于中国的土地只有使用权,而美国的土地属于私有财产,地上和地下的资源都属于拥有者,并且可以自由买卖。

  庄诺说,如果你手头有100万美元,与其到美国买房,不如在美国买地和买车位,因为美国许多地方的房屋增值空间相对于北京、上海等十分有限,且房价相对低廉。但是,美国人均拥有汽车数量较高,因此,车位的利润率比房屋高得多。房价触底抓住购房时机

  虽然现在到海外买地当“地主”十分流行,但这并不影响中国人到海外买房的热情。

  记者获悉,由搜房网和中国贸促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地产全球性”活动将于9月中旬登陆美国,届时,来自山东、江苏、大连、杭州、深圳、北京、重庆、上海等地,身家全部超过千万元的40位中国富翁首站将抵达美国洛杉矶,开始他们11天的美国房地产“抄底之旅”。

  中国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已经震惊了美国市场,多个项目抛出多种优惠措施。“买房获赠奔驰C300轿车”“永久产权、负责租赁”“买房送私家车位”等措施专门指向中国购房者,吸引了购房者的眼球,也极大地降低了投资风险。

  美国当地政府对于中国富人团 “热情有加”,团员所到之处,当地政府、协会和房地产经纪公司都将为他们提供房源信息、购房程序、法律援助等全程服务。

  搜房总裁莫天全告诉本报记者,美国房价现在已基本触底,正是赴美投资置业的好时机。他认为,对这帮中国富人来说,百万美元只是一笔可以随时动用的“闲钱”而已,币值问题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实际上,对于大部分中国富豪来说,他们买房时考虑的实用性问题多过投资性,其中很多人是在给未来要出国留学的子女购置居所,而一些人的子女目前甚至还在幼儿园阶段。投资触角已经伸向全球

  据莫天全透露,除了美国以外,其他经济陷入低迷的国家也对中国人的资金充满了期待。从炒房团信息发出至今,包括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澳大利亚等地官方机构也对此跃跃欲试,表示愿意接待中国购房者赴当地购房,甚至还接到多个国家的驻华领事馆的咨询电话,这一现象说明,中国投资者已将触角伸向了全世界。

  据凤凰网的报道,中国人2010年通过房产中介赴海外买房的资金,保守估计有50亿元,如果加上那些直接去海外买房的人,实际资金规模更大。这为刺激当地陷入低迷的经济注入了强心剂,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买地团、购房团的到来往往被形容为“狼来了”,因为他们强大的购买力不仅推高了当地房价,而且把许多当地人挤出了房地产市场,因而变得“不太受欢迎”。

  中国富豪在海外“扫房”可谓“如狼似虎”,从报道可见一斑。

  2010年10月14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买家刘先生出生在中国,现在是美国公民,他用4.8亿美元在美国买了约8000套公寓,从一个无名之辈一举成为美国租住公寓楼的最大买家之一。他还做了一笔交易,其公司支付了约1.33亿美元现金,买下7座公寓楼,并为后者承担债务。对此,刘先生的美国顾问说,刘先生的资金来自其中国的项目,他在中国多个城市拥有数套公寓及多个商业地产项目。”

  中国买家的海外买房热情引起发达国家媒体的关注。英国华媒《华闻周刊》近日报道,华人在海外买房置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一位英国房地产经纪表示:“5年前,我的客人95%是在伦敦工作的企业高管。如今,75%的客人是中国投资者。” 推高房价引发“抵制”情绪

  另外,不仅海外房产项目进入中国揽客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中国富豪狂扫海外房市的架势让许多海外的本地人看得目瞪口呆。

  据加拿大《明报》报道,中国富豪疯狂抢购加拿大豪宅之风愈演愈烈,已经由温哥华西区及列治文蔓延至其他城市,造成大温地区“遍地买楼热”。温哥华前市议员、曾参选市长的利德认为,温哥华楼价已经失控,大量来自中国的投资者是导致当地楼价高升的主要因素。他甚至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限制非本地居民在温哥华买房。

  另外,根据搜房网今年3月做出的海外置业问卷调查显示,美国成为中国购房者最关注的置业国家,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紧随其后。

  与加拿大类似的情况在澳大利亚等国也屡有发生,澳大利亚当地人担心“中国势力”越来越大:“好的楼都让中国人买走了,好地方都让中国人占了。要是再这样发展10年,中文恐怕会成为澳大利亚的第一大语言了。”

  为此,今年5月,新总理吉拉德上台后,开始收紧移民和房地产政策。前几年,留学生和外国人在澳洲买房,可以贷95%甚至全额贷款,但现在最多只能是85%的贷款。而且,如果不在澳洲拿到绿卡,就不允许海外人员出租房子,海外人员离开澳洲时必须把房子卖掉。

  英国媒体前日报道称,由于一些中国人进入当地房地产业,英国房价被推高,不少当地人被挤出了市场。

  报道称,最近两个月,中国投资者在伦敦买房的金额高达1.2亿英镑(约12.7亿人民币),引起当地人抱怨。房屋协会甚至警告说,许多年轻的伦敦人将不得不等到50岁才能够负担得起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