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银根紧缩下房地产资金不断 未来发展需转型看好

对房地产来说,现下面临的挑战很多,首当其冲和受到最多关注的是——地产的资金链。严厉的调控下,银行、资本市场、预收款三大传统融资渠道受到围堵,房地产金融创新格外活跃,第四场精英对话的主题便是探讨“银根紧缩下的房地产多元融资之路”,银根金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李晓东,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秘书长钟彬,以及中浩集团副总裁段凯炜在主持人马磊的带领下参与了本环节的讨论。 地产商融资难资金压力大

  在主持人提问目前地产商的资金情况时,李晓东阐述,虽然由于去年形势良好,上半年开发商资金链情况良好,但是无疑未来的资金链越来越紧,尤其是一线“三限”城市开发商资金压力很大。目前开发商从银行贷款难、批款慢,现有的政策变换环境下,“供需关系变化了,发展成一个变化的市场,有很多方面要钱,所以造成很大的资金压力”。从外部融资的角度而言,一些开发商开始寄厚望于信托。从开发商内部资金而言,市场上消费者购房需求减少了,销售回款慢了,并且开发商的自由资金减少了,因此开发商的资金势必压力很大,这是目前的一个层面现象。

  钟彬介绍到,开发商的资金来源依旧是销售回款、自由资金、信托、私募和银行,他解释目前银行贷款额度少,成本高,销售回款慢,融入外资方式比较麻烦,以上种种都给开发商造成了巨大的资金压力。开发商在面对这些压力时,一些小的开发商选择了转让,一些大的开发商选择了抱团合作来对抗目前的经济形势。

  融资门槛利息增高私募地产基金投放重项目质量

  在主持人谈及今年银行贷款利息高达15%时,李晓东表示不但利息增加,竞贷的方式也更加残酷,“在一些银行,特别是一些中小银行,更是这样,银行放出来的贷款,每一个季度额度都要控制,每个季度放一次,把这些开发商叫过来竞价,价高者得”,而银行贷款利息15%到18%都有所耳闻。这就要求了开发商对项目价值的思考,否则高成本的融资,会给开发商带来巨大的风险。目前私募地产基金是一个很新的领域,但预估今年的投资总额预计将达到6万亿。房地产基金在投放选择上,更加谨慎,着重从风险角度考虑,以项目质量为第一选择因素,而利息基本比银行贷款利息高不太多。

  在谈及通过基金融资后,股权分配的问题,李晓东表示他们设计的房产产品多样化,资金占有方式也多样化,而作为开发商的段凯玮认为开发商的心态非常重要,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降价不是调控主要目标但有可能降价

  面对房价下调的问题,李晓东表示大多数开发商或有降价意愿,以此提高客户需求,扩大资金回笼。但是钟彬更加深化了观点,“这一轮的调控主要的目标不是房地产价格,抗通胀是今年调控最大的事情”。他剖析道,高中低不同档次的项目,降价对于销售有不同的效果,“降价起不起作用关键看目标客户群来不来买房子”。

  行业资金链不会断未来充满信心

  最后,主持人提出多次加息后,开发商资金承受底线以及未来行业资金链是否会断的问题,段凯玮认为这是需要分开而论的,“行业的概念还是个案的概念”?也许对于一个城市的个案而言,资金链吃紧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对于行业而言,房地产公司也会涉及到自我调节的问题。

  李晓东对于资金链断,并不持悲观的态度。虽然加息频繁,供需矛盾紧张,保障房拉动市场向下,但是房地产行业的属性奠定了其基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哪怕三分利息的时候,还是可以承受的。

  钟彬最后强调了房地产行业的资金链是不会断的,在中国,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允许资金断。房地产行业还是一个比较健康的行业,只是现今环境下面临一个经营上的转型。符合政府的期许,民生化、绿色低碳化等等一定会得到政府的支持。地产不能单一而行,需要与各个产业相结合,例如旅游、健康等,辅助夯实中国实业发展基础,房地产行业未来要将自己作为一个载体,步出更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