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起,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市场的升温,房地产成为人们生活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城市的发展与房地产业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房地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城市是房地产业运行的载体,城市的飞速发展带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地产市场的逐渐完善也将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35822.76亿元,其中商品房销售额为7955亿元,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6%,到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至340507亿元,增幅为151%;而商品房销售额增至43994亿元,增幅为45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92%,六车间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速度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回顾2009年,全国楼市行情火爆,房价一路高歌,“地王”更是层出不穷,房地产市场泡沫日益增加,疯狂上涨的房价吸引了大量投资客的进入。2003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平均价格仅为2359元/平方米,到2009年,增至4695元/平方米,六年时间翻了近一番。一线城市房价上涨速度远快于平均水平,如北京上涨291%,上海上涨251%.为了稳定国民经济;抑制房价非理性上涨,2010年4月,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一线城市成为调控的重点;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成交量迅速萎缩;而二、三线城市成交量则相对稳定。同时在一线城市房价过高、土地资源稀缺以及城市发展等瓶颈问题的共同作用,使得开发企业及购房者逐渐把目光转移至二三线城市。
宏观经济发展情况
宏观经济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具有正向相关性.房地产业是一个区域性很强的产业,其发展水平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消费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当地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公共设施越完善,居民消费能力高,当地房地产市场发展水平也就越高.一线城市发展水平较高,带动当地房地产市场率先发展起来,并达到较高水平,同时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三线城市GDP增速普遍高于一线城市
GDP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北上广深创造的GDP占全国比重相对较大,居全国前四位,上海2009年GDP高达14901亿元,位居首位,这些城市房地产市场也较为成熟。但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GDP的增长幅度渐趋平缓,对比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2009年GDP增长率,可见北上广深GDP增速明显低于部分二三线城市,尤其是上海GDP增速8.2%,处于较低水平。二三线城市GDP虽不及一线城市,但近几年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规模及经济水平随之迅速提高,合肥2009年GDP增长率达17.3%,位居前列。对比2009年GDP增速,二三线城市GDP增长率明显高于北上广深,由此可见,二三线城市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期。
2001年至2005年间,一线城市GDP占全国GDP比重增长幅度相对较大,此期间房地产市场发展也较为迅速,2005年比重开始下滑,2009各占比13.1%,较2005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而35个大中城市中二三线城市GDP占全国比重保持在25%左右,2009年为274%,与05年相比上升1.2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相对上升,其发展速度快于一线城市。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