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2010年后购房即面临负资产压力 次贷危机难现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近日表示,根据压力测试的结果显示,最坏的情况就是房价下跌50%,30%,跌掉三成、五成,在这种情况下,银行都可以承受,银行业不存在着被房地产商裹挟这一说法。首席分析师张月认为,当前购房人面临的负资产压力不容乐观,假设当前房价下降50%,2010年后购买新房和二手房的大约12-15万人群都要面临负资产的状况。但当前以自住需求为主的购房群体在租房成本加大、和长期持有住房的背景下,短期内负资产的状况并不会导致已购房人群出现抛售和断供,也不会过多的影响到已有购房计划的刚需客户。2010年后购房人现今面临负资产压力,但离“次贷危机”还很遥远

根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的统计,单纯从理论上房屋市价是否能够与所欠购房贷款和利息平衡的角度看,2010年后购买新房和二手房的人群已经面临负资产压力大。例如,2010年购买新房时均价为20060元/平方米,套总价为240万,目前已经还贷一年半,在当前新房成交均价22000元/平方米的基础上上涨11%、均价为24729元/平方米,才能够达到资债平衡;2010年购二手房这一比值为10%。而对于今年买房的人群,价格则需比购买时上涨近30%才能达到平衡点。(各年购房资债平衡情况详见附表)

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认为,2010年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量超过28万套,2011年为13万左右,除去一次性付款、提前还款及转手成功等情况,初步估算依然会有12-15万左右的购房人面临负资产压力。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要想摆脱既有局面,最终需要实现房价的大幅上涨。但短期之内的负资产状态是合理且能够承受的正常现象,例如,即使购房后每年房价不涨、利率5.44%来计算,一套200万的住房,还款6年3个月后基本就冲抵负资产风险,也就是说负资产状态会随着还款的进行逐渐减弱。因此2010年购房群体的负资产状态在短期内看属于合理的范畴,未来长期如不能改善,才会衍生一些可能的危机。

09年前购房人群多数能承受房价下降50%,“高优质”房产一去不复返

根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的统计,从2007年至今不同时间购买、按照平均购买力、最低首付和最优惠的贷款政策计算,2007年购房的人群都能够承受的房价下降幅度最大,同时二手房因价格较低,能够承受的负资产压力要明显大于新房,2007-2009年二手房能承受的房价下降压力分别为96.7%、50.8%和48.1%。

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认为,前几年购房得益于低息低价,而购得后房价飙涨,因此使得2007年、2008年购买的住宅能够承受房价较大降幅,这种短期内资债相抵的优质资产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2009年以后购房的群体或多或少会考虑房价下行所带来的风险,即使出现负资产的机率很小,也会考虑出售压力和持有压力的问题。倘若房价真的下降50%,主要是会对2008、2009年购买新房的人群产生一定影响。但业主是否会出现断供或是抛售的现象,不仅仅单纯决定于房价的走势,更多的是由住宅的属性以及居住成本来决定。

首先,负资产对应的贷款是建立在剩余的还款期限内,而住宅的产权是70年。即使已经处于负资产的状态,但业主在还完贷款后具有至少40年的所有权。另外,业主在支付房款的同时,实际上也免去了租房的支出。如果再将房屋出租,还能抵御部分购房支出。因此综合来看即使表面上的负资产状态也并不代表着真正的负资产。而且当前租房成本不断提高,业主在断供或抛售后还要面临更多的租房支出。因此直接导致业主抛售和断供的可能性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