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深圳二手房月度均价终结“八连阳”

7月份,连涨8个月之久的深圳二手房价格终结了上涨步伐,环比出现10.2个百分点的跌幅。这是中原地产内部成交系统显示的最新统计数据。

  市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王锋表示,一手房限价趋严,不少区域二手房价反超一手房,倒挂现象严重,正承受着越来越明显的降价压力。

  “二手房降价已成市场共识,一些业主放盘诚意增强,议价空间加大。至四季度,二手房价格相比目前有望回调10%-15%,前期涨幅偏大的片区可能下跌两成。”中联地产市场部研究经理周庆亮相信,一手房限价,二手房价高位僵持难以长久,回落是迟早的事7月11日,深圳正式实施二手房按评估价征税政策,至7月底恰好连续执行了三周。此前业界预测的成交量锐减现象果然出现。据市规划国土委公布的数据,最近三周,深圳二手住房成交过户量分别为214套、207套和241套,而新政实施前一周成交量多达3724套。近三周成交量相加只及其零头,周均成交量跌幅达到94%。

  多年来,深圳二手房成交量一直是一手房的三倍左右,但评估征税后,这一“惯例”上演了大逆转。最近三周,深圳一、二手房成交比例分别为2.8:1、5.7:1和4.4:1,二者的成交比例罕见地换了位。

  整个7月份,虽然一、二手房成交量尚未出现逆转,但占比已经相当接近。其中,一手住房成交3838套,环比6月的3058套,增加780套,增幅为26%;相反,二手住房成交大幅下滑,全月成交仅有5037套,环比6月的9094套,大减4057套,降幅为45%。这是今年7个月来二手房成交量的次低点,仅高于2月份。

  ■ 房价9个月来首次下跌

  据中原地产统计,7月,深圳二手房价格也出现了少见的环比下跌,而且跌幅达到10.2%,这是去年10月以来9个月间的首次下跌,结束了连续8个月上涨的走势。

  数据显示,去年10月,受出台限购令的影响,深圳二手房价环比前一个月略有回调,为18915元/平方米,此后8个月,二手房价格逐月攀升,直到今年6月份的25515元/平方米,累计上涨6600元/平方米,涨幅达35%。7月,受评估征税新政抑制,加上南山和盐田豪宅成交大幅减少,全市二手房价回落至22917元/平方米,跌幅为一成(右图)。

  据中原地产对全市188个楼盘成交价格的跟踪监测,7月份,上述楼盘成交均价止涨回落。在188个样本楼盘中,7月有成交的楼盘仅58个,成交的楼盘占比只有31%,大部分楼盘出现零成交。其中,23个成交楼盘价格相比6月出现上涨:涨幅大于10%的楼盘占3%;涨幅在5%-10%之间的楼盘占7%;涨幅在0-5%之间的样板楼盘占29%。相应的,有35个成交楼盘价格相比6月有所下跌:跌幅在10%-5%之间的占19%;跌幅在5%-0%之间的占41%。总体上看,7月成交的样本楼盘中,价格上涨的楼盘大幅减少,占比低于四成,而价格出现下跌的楼盘比例增加,跌幅主要集中在5%-0%之间。

  ■ 市场看涨预期出现逆转

  近期,房地产调控进一步强化。深圳楼市不仅面对二手房评估征税的压力,而且继国家要求二三线城市扩大住宅限购范围之后,住建部官员又明确表示,限购年内不会取消也不会放松。

  世联地产研究总监王海斌认为,如果房价没有实质性下降,如果CPI涨幅不控制在3%左右,如果保障房不大量上市,就别指望此轮房地产调控放松。

  政府的态度十分明确,政策方向坚定不移,市场预期也渐趋一致。中联地产周庆亮肯定地说,后市看跌已成业内共识。一手房限价后仍加速推盘抢跑就是实例。因为资金链日益紧绷,开发商压力递增,无暇继续观望了。以龙华片区为例,一手房从此前的24000元/平方米跌至目前的20000元/平方米附近,而周边二手房仍高居在23000元/平方米的位置,伴随大量二手房买家转向新盘,二手房价下跌已是大势所趋,部分区域下半年的跌幅有可能达到两成。

  二手房业主也有些坐不住了。在福田香蜜湖片区投资了一套豪宅的罗先生感到后市难测。房子压在手里已有两年,加上利率不断上升,他面临断供的压力。可是以33000元/平方米的价格放盘了几个月,委托了四五家中介,均未成交。近日,罗先生咬咬牙,向中介透底:如有诚意买家,30000元/平方米也可以谈。

  中原地产分析,贷款利率提高,还贷压力加大,部分首次置业者推迟购房计划;限购将绝大多数的投资者挤出市场,购房需求因此减少。按评估价征税政策实施,二手房购房成本提高,大部分购房者选择观望,成交量大幅下降,市场进入政策消化期。另外,随着调控政策的不断细化,新房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控期”,开发商的资金链越绷越紧,降价促销、以价换量成为其快速回笼资金的主要手段。随着降价优惠的幅度不断加大,部分购房者正转向购买新房,二手房购买力进一步削弱。目前,市场上降价的预期已然形成,并且随着政策的持续细化,未来二手成交量将进入一个较长的低迷期,成交价格将会继续下跌,且跌幅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