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限购令一直紧抓不放,政策拧住涨价突破口的楼市现状里,开发商们与政府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逐渐拉长了时间,这场持久战到底要打多久还是个未知数,未来房价还会降吗?房地产企业未来将走怎样的路线?房地产市场是否会面临更多的调控政策?本周我们邀请到无锡市滨湖区房地产商会会长孙泳伦先生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文/汤慧
【问题1】:今年“限购”、“征收房产税”、“新国八条”、“国五条”等一系列调控政策出台,您认为今年的楼市将呈现出怎样的状态?
紧缩政策不断,但至今房地产价格仍未有明显下降,4月份全国开发投资据悉累计增速高达34%,远远超过自2000年以来的年平均投资水平。从年初开始及“新国八条”公布后,形势可分三个阶段:观望期、抗压期、整合期,一季度全国房产销量环比增长13.9%,比例不少。4月份数据显示市场应处于回暖状态,如果今年剩下的时间仍维持在4月份的销售水平,那今年全年的销售水平仅略低于2007年,当然最后我想情况肯定好于这个,有可能会达到2008-2009年这个水平。
【问题2】:在政策紧压的状态下,楼市确实出现了明显降温,但很多人担心当政策放开之后市场会出现报复性反弹,您是怎么看待的?
其实,市场反弹的威胁仍然存在,2010年“国十条”出台后,真正触动涉及与执行的城市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而至今二三线城市因调控反而带来了更多机会,投资转移、企业转型都是正常的市场反应。事实上中国第二轮城市化进程也刚开始,一些实力开发商的业绩也更多地来源于二三线城市,所以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上涨的基本面与趋势还是很明显。中央既然有所调控,就必须维持目前这种严厉的限购政策,使市场逐步缓和下来,但之后也一定要缓步放开,因为突然反弹损失会更大。
【问题3】:请您对目前无锡的房价作一个评价。
目前无锡的房地产价格形势是上涨的动力和下降的压力并存,处于僵持状态。一方面政策在进一步不断打压,银行通过加息不断收缩流动性,另一方面市场消费支撑力仍太强,目前每年有1500万人口进入城市,城市自身也存在增量,民众没有其他投资渠道,所以买房是保值增值的最好载体。这就像一个弹簧,一个顶一个压处于一个均衡状态,房价也就涨不上去,也跌不下太多。
【问题4】:您对未来10年中国房地产发展的趋势有怎样的预测呢?
中国的房地产业发展已走过了20个年头,头10年开发商是将公房、福利房退市变成了“商品房”,同时培育创建了中国的房地产初级市场。近10年开发商已将房地产市场打造得更成熟,同时也将“商品房”建成如今的“精品房”。今年是“十二五”开局六年,未来10年中国的房地产业朝哪个方向发展?众多的开发商是否继续将“精品房”好上加好再建成“钻石房”呢?当代住宅已非常奢华,外立面都贴上了名贵石材,今后是否要贴上金钻、银钻?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社区内的庭院其环境气派非凡已似欧洲皇家花园,赛过颐和园,再下去怎么发展?我想这不是方向,不符合中国国情,不是社会所需。如果继续走奢华高贵这条路,不但脱离百姓消费主流,也绝不是中国房地产可行之路。开发商不是仅比企业有钱有实力,应比更有思想,更有创新能力、更符合社会所需。我想未来10年中国的房地产应当朝“指标房”这方向发展,什么叫“指标房”?即:生态、低碳、环保在这三方面均有指标体系,均有具体要求。今后的住宅其外表不求奢华高贵,但一定是简约、大气,今后的住宅立面不再是西装革履、呆板一例,而应是环保涂料、新型材料、像穿一件纯棉的时尚外套、现代房子应该“会呼吸”。
建造低碳、生态、环保的房子才是社会真正所需要的,也是开发商的使命所在,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这样中国房价才有可能真正降下来。
孙泳伦语录:
1.政策应是市场“晴雨表”,而非“情绪表”。(注:作为“晴雨表”的政策应该可以反映并切中市场的真实状况,兼顾各方利益。而政策一旦作为“情绪表”,颁布出来,市场就会产生不科学的强烈抵触。政策和市场应该站在较为平等的位置,相辅相成,才能从根本上发展好经济。)
2.开发商应当有思想而不是仅有钱。
3.目前的楼市下降的压力和上涨的动力仍并存。
4.大幅度的降价反过来可以鉴定出市场需求,真正反映挖掘出刚需的数量。
5.眼前房价好似降了,但大多老百姓还是采取了观望的心态,因为他们想得到更加便宜的房子。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