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商欲抄底中国足球
在行业生变之当下,主流房企忙于谋变,非主流房企则焦虑于谋生。地产大鳄齐齐进军绿茵场,正是“谋变”的表现。
如果看看目前中超16支球队的投资背景,便会惊讶地发现,中超联赛其实就是“房地产联赛”。在16家中超俱乐部中,只有3家俱乐部没有房地产背景或投资。其余的13家俱乐部中,广州恒大、杭州绿城、青岛中能、天津泰达、河南建业、江苏舜天和陕西浐灞等7家俱乐部的老板,都是纯正的房地产开发商。山东鲁能、北京国安、辽宁宏运、长春亚泰、南昌衡源和大连实德等6支球队,投资方均涉足房地产开发。
“现在是中国足球的低谷,此时无疑是‘抄底’中国足球的最佳时机,可谓钱途无量。”对于地产商纷纷进军足球产业,有人给出了这样的说法。富力老板张力在谈及选择此时进军中国足球的时候,也认为时下的足球环境是进入的绝佳时机,正是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宁波本土的荣安集团显然同意这一观点。集团有关内部人士透露,虽然中国足球眼下仍处低谷,随着国家对足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特别是习近平副主席对中国足球提出几点希望时,中国足球产业应该会在未来几年快稳步复苏,而眼下应该就是“抄底”的好时机。因此,荣安此次与南昌衡源接触只是第一步,他们有可能还会与更多的中超或中甲球队接触,寻求合作的机会。如果条件允许且价格合适,也存在收购或组建一支球队参加相应级别联赛的可能。
利用足球,打响地产品牌
但是,有一个问题不容回避:全世界有千千万万足球俱乐部,但真正能靠足球经营盈利的俱乐部,也就曼联、皇马等极少数。中国的足球俱乐部,盈利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据说,许家印在搞足球之初,给恒大足球队定的目标是每年亏损不能超过一千万元,而事实上,频出大手笔恒大,账户赤字显然不可能只有这个数字。
业内人士也指出,地产商进军足球圈,其核心目的是以足球反哺主业房地产业,而不是为了足球而足球。换句话说,足球不过是地产商的营销媒介,房地产商涉足足球领域,除了需要足球这一在城市中占有特殊地位的载体来进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宣传外,更因为目前从国家领导人到平民百姓再到社会舆论,都希望能尽快把中国足球搞上去。不难看出,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对足球的重视程度都越来越高,而对国家政策极度敏感的房地产商,当然能领悟到搞足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可以说,中国足球职业化的近20年间,有两家房地产企业是足球的最大受益者。一家是大连万达,另一家是杭州绿城。可以说短短几年时间内,正是足球带着他们走遍大江南北,一举从一家区域性公司,发展成为全国数一数二的房地产企业。
对于涉足足球,荣安集团有关人士也多次提到绿城的例子:“绿城经营足球这么多年,现在已经在全国都有很大的知名度。荣安集团虽然在宁波赫赫有名,旗下拥有横跨多领域的多家子公司,包括宁波第一家纯地产上市公司荣安地产,但在全国范围内,其知名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我们也希望通过中超这一平台,迅速搭建自身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