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二手房中介面临“生死考”

青年路是我市房地产中介集中地,一段不足百米的马路两旁,聚集着包括众望等在内的十多家房地产中介。这里是连云港 (论坛)二手房市场的瞭望口,曾经这里人来人往,生意红火。但如今昔日的繁华已归于沉寂。

  没有客户,没有生意。 十多个冷冰冰的玻璃柜台,十多名工作人员在聊天打牌。“半年下来了,我们售出了0套二手房。”某房产中介的工作人员小张告诉笔者,想买房的人贷不到款,能贷到款的人不买二手房,两相矛盾的供求关系让二手房中介很尴尬。

  其实,早在去年底,二手房市场就不那么景气了。一位中行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二手房贷款一直不被银行业界看好,主要是由于一方面二手房的买房人和售房人都是个人,这些售房者的信用并不像房地产开发商那么可靠,造成调查和办理业务的成本会上升。

  另外,二手房并不如商品房市场体制来得完善,在贷款批复时间和房屋过户等方面容易产生纠纷。于是,自去年央行实施货币从紧政策起,二手房首当其冲,贷款的压力逐渐显露出来。

  作为房产中介大军中的一员,众望房产的陈秀红(化名)对这种变化的体会极其深刻。

  “先是提高了房源的门槛,1995年以前,房屋面积小于50平方米的二手房不再提供贷款;接着,提高了买房人的门槛,如果是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好单位’的职工能贷到款,那些收入不稳定、企业业绩不好的买房人则让他们更多考虑其他渠道了。接着,则是漫长的等待期,有时我们不得不拿点钱去打点‘人脉’,当然,这笔费用要由买房人出。”

  据某房产中介工作人员透露,这笔所谓的人脉费,达到了房价的2%到3%,当然这笔钱用多少怎么用,都由中介自己说了算。不过,这名工作人员肯定的是,“现在不少银行都禁贷二手房了,没钱你绝对贷不了款。”

  “二手房不是不贷,只是签了单子下不来款,如今贷款额度紧张,只能耐心排队了。”建设银行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笔者。

  银行等得了,不少急于出手的卖房人就等不了,家住苍梧小区附近的丁先生,贴出60万的价格,急于将手上这套120平方米的精装修房子转出去。消息通过中介和亲友等传出去十多天,却没有一丝回音。终于,一个黑衣陌生人带着一箱子钱找上门。40万现金,差了20万,不过丁先生还是咬咬牙答应了。

  “这种买房人是凤毛麟角,更多的买房人则寻求民间借贷。”不少房产中介恰好成为提供这种理财服务的渠道。

  事实上,现在的房产中介就在两岔路口上:向左走,继续孤注一掷经营二手房业务;向右转,转行向房地产投资、小额贷款担保、抵押等诸多理财领域“进军”。而追逐利润最大化,为这些房产中介做好了选择。

  “能转行的都转了,当然,不少还是挂着原来的老牌子经营新业务。”

  于是,笔者在某房产中介听到了如下的欢迎词,“经营小额贷款担保,尤其欢迎事业单位贷款,当然如果你的企业够规模、有抵押,我们也欢迎。但个人二手房贷款,很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