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盘点:河北楼市 2011年上半年10大关键词

  在这过去的半年中河北楼市发生了一些怎样的变化,又有哪些事件值得我们慢慢回味?本报记者总结出十大关键词来对2011年上半年我省楼市进行解读。

  半年度关键数字

  ★60%

  2011年1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对贷款购买二套房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0.5%

  这半年之间央行分别于1月20日、2月24日、3月25日、4月21日、5月18日以及6月14日进行六次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每次上调均为0.5%。

  ★10%

  3月31日,石家庄市在征求社会意见的基础上,确定2011年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全市新建商品住房年度价格上涨幅度明显低于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力争上涨幅度控制在10%以内。

  ★44.4万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日前通报,截至目前,我省已确定保障房项目共1108个、44.4万套,超过中央下达河北责任目标的26.9%,各市确定项目均已达到或超过责任目标。

  关键词:新国八条

  1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在会议上确定新一轮的房产调控政策八个条款,被坊间称之为“新八条”。

  在今年的第一个房产政策“新八条”中,我们看到,新政明显地强化差别化住宅信贷政策:对贷款购买二套房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同时在引导住房需求条例中明确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求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

  同时,限购的声音也呼之欲出:原则上对已有1套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能够提供当地一定年限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一定年限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行政区域内向其售房。

  记者点评:作为一年之初的首个楼市新政,新国八条几乎指引着整个年度的楼市的发展动向。

  随后,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政策的出台,扼制了投资客的行为,成河北楼市的调控“良药”,对于外地户口购房的限制以及多套房的限制,满足了刚需的需求。

  对于购房者而言,从去年的“国四条”、“新国十条”到后面的房产二次调控,很多购房者对于政府所出台的房产政策和执行结果,都充满了期待。

  关键词:加息与上调存款准备金利率

  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2月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自此开始,2011年上半年央行多次执行货币政策,在2月9日与4月6日分别进行加息,将五年以上的贷款利率上调至5.25%;同时在这半年之间央行分别于1月20日、2月24日、3月25日、4月21日、5月18日以及6月14日进行六次的上调存款准备金,将其从去年的18.50%提高至目前的21.50%,这每一个月就进行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的做法,已经将其调高至历史的最高点。

  记者点评:央行此举是对房地产市场最大的调控,从根源资金上来进行调整,很多房地产开发商面临着资金链紧张的困境,更有一部分小房企面临着破产。

  第一轮加息与“新八条”形成一个组合政策致力于把房价上涨过快的趋势往下拉,这种组合政策,对于河北开发商来说影响确实很大,同时,加息也无形当中加重了购房者的购房成本,导致很多购房者在购买房源方面不仅要考虑同比以前更多的首付,同时还需要考虑日后房贷所带来的经济压力。由于购房者压力增大势必造成购房速度以及购买力下降,而对于开发商来说购买率下降会进一步增加开发成本,还会影响资金周转,因而房产开发的风险也就加大。

  关键词:限购令

  2月21日,石家庄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合理引导住房需求等做出新规。《通知》中规定,对已拥有1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1年(含)以上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市内五区、高新区范围内购房。本通知自2011年2月19日起至2011年12月31日止。

  记者点评:限购令真正地限制了投资客的脚步。目前对我省楼市而言,大多数买房者是有真正需求的刚需,限购令的颁布,直接减少了楼盘的销售数量。

  在“限购令”下,石家庄市的新房市场终于停止了动辄月销几百套的“疯狂”开始回归理性。因为限购令将一直持续到年底,明年是否继续还是个未知数,因此也造成了开发商的资金链压力与日俱增。

  关键词:零成交

  2011年,在限贷、限购政策下,全国各地楼盘出现零成交录。

  因为国家出台严厉的政策来控制房价上涨过高、过快,购房者对此也持观望态度,等待政策的威力效果,3月份,全国各地都出现过零成交的现象。在本年度举行的房展会上,形势也不是很好,2011年4月7日,北京房展会如期举行,但是并不乐观,往年的火热局面没能呈现,成交的数量也没有公布,所以,有人猜测,2011北京房展很有可能是零成交。

  各地房展会的成果都很不乐观。我省多个地市楼盘在3月份均有“零成交”现象发生。

  记者点评:1月,新国八条出台、2月限购令颁布,我省楼市限购范围和力度均有加强,这一重拳出击,让楼市顿时冷静下来。

  客观说,政策在短时间内也起到过突出的作用,给楼市猛然一击,购房者在等待,开发商在促销,政府在观成效,最后能否给购房者一个相对满意的答复,楼盘的零销售能否促进房价的进一步调整。对于这样一个前景不明的楼市来说,买与不买成了需要三思的问题。

  关键词: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

  3月31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1〕1号)精神,石家庄市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等情况,在征求社会意见的基础上,确定2011年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全市新建商品住房年度价格上涨幅度明显低于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力争上涨幅度控制在10%以内。

  随后,我省其他地市也陆续出台了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基本幅度都一样:控制在10%以内。

  记者点评:2月限购令发布后,3月又到了国家规定的各地方政府颁布房价控制目标的最后期限,所有开发商、炒房的、刚需们都伸长了脖子等着政府表态,当石家庄房价控制目标为10%的政策一出,开发商和炒房者们松了一口气,刚需们叹了一口气,2011年还要涨10%,该买就买吧。

  舆论普遍认为,不少地方政府公布的“限价指标”看上去更像“涨价指标”,难免会让公众失望。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地方都依赖土地财政,都不太愿意去控制房价。“只要这一状况仍未改观,地方政府就很难积极去调控房价。所以,如果从支付能力来看,就得降低房价,这是地方政府不愿意干的。”该人士说,从这点来看,似乎各地只打算控制房价上涨幅度,而非降房价“只是要求涨得慢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