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经济学家茅于轼:房地产的两个根本问题

已是耄耋之年的茅于轼先生依然思维敏捷、逻辑清晰,对于房地产有独到的看法。

茅于轼认为,中国房地产业的两个最大问题是政府对土地供应垄断所导致的地价飙升,以及贫富差距过大而富人缺少投资途径。对于中国政府今年大力推进的保障房工程,茅于轼表示,保障房对象是有城市户口的普通人,这个根本是个错误,住房最困难的农民工才应该纳入这一体系,但因为户籍问题他们却一直被忽略。

茅于轼曾经关于房地产诸多言论,如“经济适用房是席卷全国的最大腐败”、“房价是被买房者自己抬高的”、“我主张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只有公共厕所”、“反对18亿亩耕地红线”等,也都引起过较大的争议。

如今,房地产已至下一个十年开局之年,人们普遍感受房地产“黄金时代”已经过去,而未来的改变会如何让发生却依然不能肯定。

值此变局之年,记者特别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茅于轼先生,以下为采访实录整理:

记者:2011年之前的十年,中国的房地产业获得了突飞猛进发展,客观上使得房地产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也使中国的经济在08年的金融危机中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速,功劳似乎不少,但是这十多年争议似乎更大,您如何评价中国房地产业这十年的发展?您曾说过中国的房地产和金融业是所有行业中问题最大的,那么房地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那些方面?

茅于轼:房地产本来就是从福利分房改革为商品房以后兴盛的,在这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的十多年中,中国的居住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人均不到10平方米居住面积,增加到现在的20平方米,也就是说城镇人口得均住房面积在商品化过程中增加了一倍,这就是住房商品化所起到的作用。

中国改革开放以前人均住房面积是呈减少趋势的,在那近30年时间内人均住房面积从4.5平方米降到了3.6平方米。而改革以后的十几年里,人均住房面积却从3.6提高到了8.8平方米,但停止福利分房以后至今短短十多年时间,这一数据就增加到了26平方米,这就是住宅商品化所带来的巨大进步。

但中国房地产业最近两三年却出了两个相当大的问题。

第一个大问题就是土地问题:住房改革至今,中国的房地产业已实现市场化,但是房地产所需的土地却没有实现市场化,仍然被政府垄断。

发展房地产需要土地,可是土地没有市场化,最后就使得房地产发展产生极大的扭曲,房价涨得不得了。房价涨不是建材价格涨,而是土地价格涨,而土地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就是土地没有市场化。

中国土地买卖不是公平竞争,不是自由选择,因为中国只有一家土地供应商,那就是政府。中国老百姓不允许卖地,老百姓的土地要先卖给政府,再卖给开发商,这就是中国房地产业最大的问题。

第二个大问题就是就是中国贫富差距悬殊的问题:在中国,只有少数有钱人才买得起房,大部分收入低的都买不起房。

很多低收入群体住房都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由政府来做保障,但是我们的保障房政策却又错了,保障房的对象应该瞄准住房最困难的人,但我们现在瞄准的却是普通人,这个方向是错误的。

保障房的对象应该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但目前的保障房政策却把这类住房最困难的群体忽略了,因此保障房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

记者:目前全国各市保障房的对象好像都是具有本市户籍的人,把农民工纳入保障房对象,是不是得先决绝户籍门槛的问题?

茅于轼:对,保障房对象是有城市户口的,这个大方向就是错的。保障房解决对象应该是买不起房的人,而不是去关注决普通人,这不是笑话吗?拿国有资产解决普通人买房问题整个就是错得一塌糊涂的事,不但手段错了,用的资源也错了。政府用强制手段买农民低价的土地,然后给城里人盖保障房,错到了极点。

保障房首要解决的就是住房不公平的问题,谁最困难保障房就该给谁住,这是保障房本来的目的,实现这一目的就是要突破户籍改革。

记者:城市的普通人也是买不起房的人,解决这部分人的问题是不是说保障房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呢?

茅于轼:不对。政府推行保障房是谁帮助谁?还不是老百姓自己帮助自己,政府又不创造财富,还不就是普通人帮助普通人买房,这不就是多此一举?而且保障房还给政府捞掉一个百分数,还不如让普通人自己买房。

穷人买便宜房是对的,穷人占谁的便宜?占普通人的便宜,占高收入的便宜。我们是普通人,他是穷人,咱们给他一点好处,这叫实现社会公平,但普通人帮普通人买房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普通人以为政府能够帮助买房,这是开玩笑的事。

记者:那您认为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解决这些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像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之类的政府应该建吗?

茅于轼:低收入的人就别买房,可以租房住,这个市场就是这样的,是改变不了的。

不光是住房,什么吃的、玩的、穿的都是这样,有钱人坐飞机,没钱人坐汽车。有钱人住好房子,没钱人租房住,这个改变不了,全世界都一样,美国也是有贫民窟,虽然它的贫民窟条件更好一些。

经济适用房、廉租房还是应该建,当然这个也不一定,我的主张是给住房补贴,不要建房,建房是开发商的事。发放住房补贴这种做法在国外是很普通的,这个办法最好,它不会使低收入的人住在一起造成各种矛盾。

低收入的人群住在一起,往往就会变成贫民窟,管理往往也会出问题。发放住房补贴还能使这些人自由配置,而不是不管在哪上班都住在那里。

记者:过去这十年里,房价涨了十几二十几倍之多,有观点认为这是由于货币超发和开发商垄断开发地位造成的,对此您怎么看?您认为中国应该允许民众自建或集资代建住房吗?您之前表示放开18亿亩耕地红线,但也有人认为开发商的垄断地位没有打破之前,加大土地供应只能是让开发商赚更多的钱,对此您怎么看?

茅于轼:房价上涨有货币超发的因素,但超发货币影响不光是房地产,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自建房也不对,他们以为自己建房能够省钱,这个是不对的,现在是专业化社会,一个外行去建房你怎么搞得好。

他们以为开发商黑心所以房价贵,事实根本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开发商有竞争的,每个城市好几百家,上千家的开发商,他们都在相互竞争,他们垄断不了。

政府垄断土地可以抬价,但开发商不敢随便抬高房价,抬了价别人不买你的房买别人的房怎么办?他们以为开发商黑心,我不黑心就可以把价格降下来,这个想法太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