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保障房融资提速 地产指数持续发力反弹空间50%

■ 机构看市

  前日大盘在地产股和煤炭股的带领下再次冲击年线,不过受银行股拖累,再次无功而返,最终收出小螺旋桨,从短期来看,大盘指标已经超买。

  盘中,次新股开始成为领涨热点,占据涨停股的多数席位。此外,万科、保利、招商等地产龙头股较为活跃。这与近期保障房获支持力度加大密切相关,前日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正式成立,注册资本金为100亿元,全部由政府出资。多名地产研究员表示,地方政府资金缺口明显差于2008年,从而导致行业的紧缩政策难以严格持续地执行。另外,从近期的成交量、房价和估值来看,地产股底部来临。第一创业更认为地产股有50%的反弹空间。

  龚方雄:紧缩进尾声通胀已见顶

  两市前日高开,煤炭、地产、有色金属等权重板块充当做多主力,锂电池、水泥、电子信息等题材板块集体活跃,临近午盘,股指在券商、石油等权重板块的快速拉升下逼近年线。虽然午后股指一度在煤炭、地产等权重板块继续拉动下震荡上升,但冲高受压后小幅下行,两市成交量较前一交易日有所放大。

  截至收盘,沪指报2759.36点,跌2.72点,跌幅0.10%,成交1065亿元;深成指报12178.08点,涨67.15点,涨幅0.55%,成交832亿元。不过,地产股的上涨与银行股的下跌形成鲜明对比,市场预期是否与将来“不对称加息”有关。

  在前日某券商的2011中期投资策略会,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指出,中国的大牛市渐近。他认为,宏观紧缩已进入末期。中国的通胀不是已经在寻顶,应该说已经见顶;全年的经济增长会在9%以上;宏观紧缩应该已经进入了末期,或者已经到达末期。

  地产指数:6月以来上涨逾10%

  受保障房将加大力度消息影响,6月以来地产股明显活跃。前日,保利地产突破4月高点,招商地产、金地集团、万科等龙头地产股也集体拉升。从大智慧地产板块指数看,6月以来反弹幅度超过10%。从近期的两大主板指数看,股指深强沪弱。

  前日,北京投入100亿元成立保障房建设投资中心。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认为,这标志着公租房运作的三种模式初现轮廓:重庆,新建规模最大,政府主导,国企上阵,多元融资,几年后卖掉;上海,计划让社会力量主导,租金略低于市场,以实现长期可持续良性发展;北京,政府唱主角,成立官方直管下的平台。

  不过,更深层的是,券商更看重由于保障房加快建设而带来的紧缩调控的逐渐弱化。

  中金分析员白宏炜认为,尽管政策十分严厉,但高增长和高通胀的经济环境使得地产行业的调整会低于市场预期,下半年将进入中央、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博弈的关键阶段。开发商资金情况明显好于2008年,而地方政府资金缺口明显差于2008年,今年地方政府资金缺口将超过2.3万亿,对地方政府融资适度放开将是必然,而保障房将是中央、地方和开发商博弈的一个突破口,未来扶持政策将向保障房倾斜,持续了一年半的地产紧缩政策不会再继续加码。

  长江证券分析师苏雪晶也表示,自2009年年中以来,房地产的估值水平受融资等政策影响不断下移,其看好反弹行情的理由主要是:跟踪发现一二线城市目前成交量已接近底部;由于成交量连续3个月低迷,加上开发商在6月份供给放量及资金成本等因素作用下,房价预计7月份将出现调整;政策也逐渐从一刀切转向分化。另外,目前的估值水平对于产业资本已具相当吸引力,已经出现了增持,这往往也是底部到来的一种征兆。

  反弹行情:首选业绩确定性高的公司

  “行业将进入幅度有限但时间较长的U形调整期,而地产股票前期跌幅已过度反映了房价调整,未来将随着成交量的回升而出现估值修复,股价将震荡上行。”白宏炜表示,地产股票将随着成交量的回升而震荡上行,保障房相关公司会受益于资金和土地的部分支持,追求周转的龙头地产将获得市场份额提升,而通胀环境下商业地产公司将受益,买入并耐心持有上述股票将是比较好的选择。

  第一创业更表示,随着调控效果逐步体现,政策忧虑减轻将有利于房地产板块的估值回归常态,整体估值有望修复至13倍左右,收益空间近50%,建议逐步买入地产股。

  不过,苏雪晶认为,地产股在看不到反转的情况下,目前市场存在的反弹行情仍然是个痛苦的博弈。关于新开工与投资方面,依然维持年初以来的谨慎判断。预计全年纯商品房新开工很可能出现下降,加上保障房全年新开工维持个位数增长;投资方面,相对于市场一致预期来说也偏向保守,预计全年增长16.33%左右。

  白宏炜建议关注受益于保障性住房的相关公司,如首开股份、北京城建、中国建筑;受益于集中度提高的龙头地产公司,如万科、招商、金地;商业地产公司方面,如金融街、浦东金桥。苏雪晶推荐地产股的逻辑是:在反弹行情中,首选项是业绩确定性高的,销售能有超预期的公司,反弹的高度相对会更大一些。大公司建议关注保利、地产;商业模式方面看好世茂股份;二三线地产看好ST东源;安全与进攻兼备的滨江集团以及被市场错杀的阳光城。

  采写:南都记者 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