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和法堡:开发商资金吃紧,这点痛算啥?

  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前5个月开发企业资金吃紧。记者还深入金融界了解到,有的贷款利率上涨了五成,其他融资渠道成本也高企。有统计显示,近来开发商资金来源中近四成来自销售回款和利润累积构成的企业自筹资金。(6月30日《广州日报》)
  无疑,开发商资金开始陷入紧张状态,至少说明以限购、限贷为特征的“新国八条”实施4个月以来,调控已初见成效,这也是房价实现理性回归的一个好兆头。可我们别忘了,自从房地产业诞生的那一天起,一直是个财源滚滚的暴利产业。也正因为这个暴利产业,才使数以无计的人沦为“房奴”的。
  还应值得注意的是, 2011年胡润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千万富豪达近百万人,在个人投资方向上,房地产仍占据主导地位,有过1/3的富豪选择了房地产投资及开发。再加上近几年来楼市的火爆令“不差钱”的开发商有了对抗宏调政策的本钱,致使楼市理性归位之路仍然“漫漫其修远”。
  也许资金相对紧张,将会刺激房价走低。比如,大楼盘不提降价但有“实折”,小开发商屡推“特价房”促销等。但据专业人士分析,目前房企的资金是紧而不断,而且库存并没有恶化到2008年的程度。因此,房价可降,但短期不会降太多。根据同花顺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117家上市开发商的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负362。09亿元,而去年同期为负408。08亿元。同时,这117家2011年一季度末持有的现金达到2073。51亿元,而去年同期持有的现金额为1949。02亿元。也就是说,即使开发商面临重重调控,但手中暂时还是有钱的。因此,大房企降价的欲望并不很强。
  由此可见,开发商资金吃紧,并非房价理性回归的“救命稻草”。就算房地产开发贷款利率再“水涨船高”,提高到基准利率五成以上,但对于赚得盆满钵满的房地产开发商们而言,不过是点“皮外伤”,不会真的痛,更不可能伤元气。相反,说不定一向“精明”的开发商们还会想出什么奇招来自我“解救”,甚至导致房价报复性上涨,让新一轮楼市调控陷入更艰难的境地。
  因此,楼市调控能否取得实质性成效,关键在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态度更加坚定些,立场更加鲜明些,继续不折不扣地把中央制定的楼市新政落到实处,以求保民生,安民心,促和谐。同时,政府还要多花些心思,教会开发商们懂得如何让利于民、反哺社会,直至让开发商们的血管里流淌着“道德血液”。